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晚舟泊桐江

赵湘①

严子陵②边水自流,夕阳无语倚松舟。

乍逢风月羞为客,及到溪山识尽秋。

移树断蝉初过雨,立沙孤雁偶随鸥。

乡心旅思何人会,芦草萧萧一笛幽。

注:①赵湘,祖籍南阳(今河南省西南部),居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宋太宗淳化三年进士,官庐江(今属安徽省合肥市)尉。②严子陵,东汉著名隐士,隐居在浙江桐庐富春江畔,现存严子陵钓台遗迹。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讲究炼字,一个拟人化的“倚”字赋予夕阳以丰富的情感和生命。
B.诗人面对静谧悠然的秋景,不禁羞于为客,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C.颈联采用剪辑拼贴的手法,写人在船中一路看到的风景,写得有声有形。
D.本诗和杜甫《蜀相》一样,都涉及历史人物,借助于描绘古迹,表达感情。
【小题2】请简要赏析尾联的艺术手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2-14 03:50: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感事
陈与义
丧乱那堪说,干戈竟未休。公卿危左衽,江汉故东流。
风断黄龙府,云移白鹭洲。云何舒国步,持底副君忧。
世事非难料,吾生本自浮。菊花纷四野,作意为谁秋。
【注】诗题“感事”,总指靖康、建炎以来的丧乱事变,诸如汴京被占,徽、钦帝被俘,高宗南迁,以及公卿士大夫窜亡等等。陈与义,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爱国诗人。左衽,夷狄的服式。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歌一开头就指明所感之事是“丧乱”“干戈”,金人入侵,致使神州陆沉,社会动乱,使人痛心之极,不忍诉说。
B.二、三两联紧扣题面“感”字从国家方面展开议论,用“危”“故”“断”“移”等字眼,写出了对故国倾覆的感慨。
C.四、五两联则从诗人自身来写,表达了虽然自己一生飘浮不定,却要想尽办法来解救国家危难,为君主分忧的坚定决心。
D.诗的最后两句以景语作结,经历战乱,故园残破,而菊花不解人意,依旧在漫山遍野开放,抚今追昔,不禁悲从中来。
E. 本诗以排律的形式,把流离颠沛、备尝兵荒马乱之苦、目睹了破碎山河的诗人忧国忧世的情怀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小题2】有人认为此诗“逼近杜甫”,纪昀也谓这首诗“真有杜意,乃气味似,非面貌似也”。请你结合全诗,说说陈与义的这首诗与杜甫诗有哪些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