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小题1】杜甫的诗歌多反映安史之乱时期的社会现实,他的诗有“______”的美誉,
【小题2】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突兀高远,有意因果倒置,先写感触,再写登临,“伤客心”也颠倒了主客关系
B.颈联写登楼时之所思,“终不改”、“莫相侵”充分表达出作者定的信念和爱国热情
C.最后一联赞扬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寄寓自己生不逢时,不能澄清天下的愤激之情
D.全诗叙事、写景、抒请,议论交验,格律严谨,对仗工整,气象雄伟,极富感染
【小题3】简析颔联中“来”字和“变”字的妙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2-15 07:50: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狂夫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风含翠筿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①这首七律作于杜甫客居成都时,诗中“故人”指严武,杜甫初到成都时,曾靠故人严武接济,分赠禄米。②筿:xiǎo,小竹,细竹。③:裛:yì,通“浥”,沾湿。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即沧浪”三字,用《孟子》“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典故,暗示诗人操守。“即”字有知足意味,有此清潭,又何必“沧浪”呢?
B.这是一个斜风细雨天气,光景饶有情趣:翠竹轻摇,带着水光的枝枝叶叶明净悦目;细雨出落得荷花格外娇艳,而微风吹送,清香可闻。
C.颔联对仗工整,“含”“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含”字感情色彩很浓,有小心爱护意味;“裛”字尽显轻柔,有“润物细无声”之感。
D.颈联写严武音书断绝,作者失去了经济支持,饥饿波及幼子,以至形于颜色,则家人忍饥挨饿的情形可以想见,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E. 尾联“填沟壑”本为悲哀之事,而诗人却能以“疏放”的态度对待,而这样的人生态度却使世俗中人耻笑其“老来更狂”。
【小题2】本诗塑造了“狂夫”怎样的形象,主要运用哪种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