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完成下列小题。

(中吕)普天乐

滕宾

柳丝柔,莎茵细(1)。数枝红杏,闹出墙围。院宇深,秋千系。好雨初晴东郊媚。看儿孙月下扶犁。黄尘意外,青山眼里,归去来兮。

(注)(1)莎茵:像毯子一样的草地。莎,即莎草。茵,垫子、席子、毯子之类的通称。

【小题1】“中吕”是这首小令的
【小题2】从写景的角度为画线句写一段鉴赏文字。
【小题3】简析这首小令的思想感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2-17 09:44: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文言文阅读

白居易传

(元)辛文房

居易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①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②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③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

注:①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③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
B.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
C.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
D.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古代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名定字。
B.弱冠是指男子二十岁,已经成人,可以加冠行礼,但身体还不够壮实。
C.元和,唐代时唐宪宗的年号,年号是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
D.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
D.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
【小题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人之力而之 敝:损害
B.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
C.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严: 严肃
D.贾余庆等以祈请使北   诣:到……去
【小题5】下列各组句子,句式特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沛公安在?
B.求人可使报秦者。 所以遣将守关者
C.是寡人之过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D.而君幸于赵王   吾属今为之虏矣
【小题6】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璧有瑕,请指示B.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C.行李之往来D.如高沙,常恐无辜
【小题7】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3)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同类题2

阅读下面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①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②,棋未收,叹新丰孤 馆③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注:①徐再思:元代散曲作家,只做过“嘉兴路吏”,创作此曲时,他旅居江湖,已十年 不归。②灯花:油灯结成花形的余烬。③新丰孤馆:《新唐书·马周传》记载,马 周未发迹时,曾旅居新丰,受尽店家冷遇。
【小题1】下列对本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声梧叶一声秋”一句,写秋雨绵绵,梧叶声声,烘托出秋天萧瑟的氛围。
B.“三更归梦三更后”一句,写作者半夜才回到故乡,更显出漂泊江湖的凄苦。
C.“一声”、“一点”、“三更”的反复咏叹,更使人感到长夜难捱的凄凉和寂寞。
D.末句“都到心头”四字戛然而止,欲语还休,却有引人遐思、令人回味之功。
【小题2】“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三句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亲人,而以年迈双亲的忧思把自己的思念抒发得更加深婉动人。下列诗句中使用了类似手法的一项是:
A.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B.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江汉》)
C.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唐·高适《除夜作》)
D.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唐·张籍《秋思》)
【小题3】“落灯花”一句源自南宋赵师秀的《约客》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 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请分析本曲与赵诗在内容和情感上有何不同。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王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文中子通弟也。年十五游长安,谒杨素,一坐服其英敏,目为神仙童子。

隋大业末,举孝廉高第,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县丞。以嗜酒妨政,时天下亦乱,遂托病风,轻舟夜遁。叹曰:“网罗在天,吾将安之!”乃还故乡。

至唐武德中,诏征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绩弟静谓绩曰:“待诏可乐否?”曰:“待诏俸薄,况萧瑟,但良酝三升,差可恋耳。”(待诏)江国公闻之曰:“三千良酝,未足以绊王先生。”特判日给一斗。时人呼为“斗酒学士”。

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有仲长子光者,亦隐士也,无妻子。绩爱基真,遂相近结庐,日与对酌。君有奴婢数人,多种黍,春秋酿酒,养凫雁、莳药草自供。以《周易》、《庄》、《老》置床头,无他用心也。自号“东皋子”。虽刺史谒见,皆不答。终于家。

性简傲,好饮酒,能尽五斗,自著《五斗先生传》。弹琴、为诗、著文,高情胜气,独步当时。撰《酒经》一卷、《酒谱》一卷。李淳风见之曰:“君酒家南、董①也。”及诗赋等传世。

论曰:唐兴迨季叶,治日少而乱日多,虽草衣带索,罕得安居。当其时,远钓弋者,不走山而逃海,斯德而隐者矣。自王君以下,幽人间出,皆远腾长往之士,危行言逊,重拔祸机,挂冠引退,往往见之。虽或累聘丘园②,勉加冠佩,适足以速深藏于薮泽耳。然犹有不能逃白刃、死非命焉。夫迹晦名彰,风高尘绝,岂不以有翰墨之妙,骚雅之奇美哉!文章为不朽之盛事也。

(选自辛文房《唐才子传》,有删改)

(注)①南、董:指春秋时期两个著名史官南史氏、董狐。
②丘园:指隐士的隐居地。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坐服其英敏 坐:通“座”
B.除秘书正文 除:授官
C.差可恋耳  差:勉强
D.不乐在朝,辞疾    疾:快速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还故乡 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B.嗜酒妨政    掭尖草,不出
C.岂不以有翰墨妙 收天下兵,聚之咸阳
D.适足以速深藏薮泽耳  或重泰山,或轻于鸿毛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绩从小就才思敏捷,被称为神童;道德高尚,被举为孝廉。但因隋朝末年政治黑暗,他两次托病而辞职。
B.王绩与隐士仲长子光兴趣相投,相邻而居,日与对酌。他潜心研读《周易》《庄子》《老子》,再无做官的心思,过着一种自给自足的隐居生活。
C.王绩酷爱美酒,曾因酒误政,他撰写了《酒经》《酒谱》,被誉为南史氏、董狐一样的酒家史官,他创作的诗文传赋也流传于世。
D.作者的评论提示了隐士产生的原因是世道“治日少而乱日多”,肯定了王绩的归隐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