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自题陋轩

清·吴嘉纪

风雨不能蔽, 谁能爱此庐?荒凉人罕到,俯仰我为居。

遣病一篱菊, 驱愁数卷书。款扉谁问讯?禽鸟识樵渔。

(注)吴嘉纪(1618-1684),字宾贤,一字野人,江苏泰州人。隐居家乡,生活贫困。有《陋轩诗集》。

【小题1】从体裁上看,本诗是一首
【小题2】对本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问句为反问,答在问中,语含激愤。
B.三四句写小庐环境荒凉低矮,仅容一人。
C.第二问句暗示主人不与庸夫俗流相交往。
D.全篇前半写景后半抒情,语言质朴细腻。
【小题3】以画线句为例,分析作者的个性特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2-22 11:45: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巢经巢记(节选)
清·郑珍
①余幼喜泛窥,见人家稍异者,必尽首末。稍长,读《四库总目》,念虽不得本,犹必尽见之。
②家赤贫,不给饘粥。冻馁迫逐,时有所去。去即家人待以食。归而顾担负,色喜也。解包,乃皆所购陈烂,相视爽然。而余常衣不完,食不饱,对妻孥脙槁寒栗象,亦每默焉自悔。然性终不可改易,迄今二十余年矣。计得书万余卷,汉、魏后金石文字暨宋、元来名人真迹,又近千卷。虽不能名藏家,吁,亦多矣!其得之之难为何如□玉川子欲舍遗经,巢之空虚,诚贵之也。以余得之之难,其视玉川之贵之,又当何如?僦寓夷牢水上,若羁禽无定栖。
③嗟乎!书犹财也。当其无,百方期有之;有而仅摄缄固鐍,不为己用,则反不若不有不为累。或用而仅罄之居服饮博,淫荡无益,亦未见为能用也聚书而不读,与读之而不善者,何以异是?夫聚而不读,犹不失为守财之俗子至读之不善,斯败家辱宗之尤矣!致足于外,而不求足于内则是外物者,又安见其可贵哉?
(节选自《巢经巢诗文集》)
(注)①泛窥:这里指广泛读书。②脙槁寒栗象:瘦瘠枯槁,瑟缩发抖的样子。③玉川子:唐诗人卢全的号,孟郊有诗写他“卢全归洛船,崔伟但载书……我愿拾遗柴,巢经于空虚”。④僦:租住。⑤夷牢水:又名乐安江。⑥摄缄固鐍(jué):收拢绳子扎紧口袋,加固铰纽锁紧箱子。
【小题1】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应是(    )
A.也
B.哉
C.耳
D.焉
【小题2】对第②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余”虽然家贫但嗜书如命,广泛收藏。
B.“余”因为家贫所以发愤图强,改变家境。
C.“余”依本性买书二十余年,终成藏书家。
D.“余”的藏书比玉川子更加丰富更加珍贵
【小题3】对本文写作意图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叙述因为得书之难,所以书显得格外可贵。
B.说明“读之不善”比“聚而不读”的危害性更大。
C.为了揭示乱用钱财是读书人败家辱祖的表现。
D.说明只有通过求足于内才能真正知晓书的可贵。
【小题4】下面句子是文中的原话,把它放回到文本中,合理的位置是(    )
因以巢经巢名所寄之室。
A.第①段末尾
B.第②段末尾
C.第③段末尾
D.作为第④段
【小题5】第③段论述,层层推进。请加以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曲全子,予之母弟也。少颖悟,天资孝友。以予有十年之长儿时尝受经于予故事予犹师也
②性坦率,与人略无崖岸。当酒酣耳热,视世闲富贵儿皆卧之百尺楼下。然不喜场屋之学,人或勉之,曰:“吾兄已世其家,吾亲已享其禄,吾事济矣。谁能踽踽从原夫辈觅官耶?”
识者以为达。平居季孟间,把酒赋诗,对床听雨,眷眷然不忍舍去。当是时,吾二亲康健,岁时上寿,斑衣罗拜。里人荣之,指以为庆门,故榜其堂曰“双橘”。一时名卿大夫士争相歌咏其事。自尔洊罹忧患,生寡食众,贫不能生,兄弟狼狈,糊口于四方。渠亦澠俛,赴调,得监亳州酤,意愈不乐,自是日饮,无何似与世相忘者。未几,疾作,竟不起。
③平生所为诗,无虑数百篇。既没之后,而二子方啼笑梨栗,岂知乃父之遗文当珍赏深藏,以保于不朽哉?已而旅榇北归,予屡索于残编断稿中,了不可得。以是予与季弟每兴言及此,辄声与涕俱出,盖痛其不复见矣。况九原之恨其能已乎!
④阅再岁,饭素于大清安禅寺。偶于稠人中得故人李仲佐,握臂道旧。且复谓予曰:“元捕不幸今十年矣!念一死一生之际,未能忘情。时令人诵《曲全子集》制,如对晤语。”予惊闻其说,愿请一见。既而得之,长篇短章凡四十有七,惜乎所得之不多也。虽然,尝一脔鼎味知矣。奚以多为?
⑤吾弟名宷,字元辅,曲全子盖道号云。明昌改元之明年春正月中浣日。
(节选自王轩《拙轩集》)
(注)①原夫辈:乡愿一类人。②洊罹:遭遇。③澠俛:努力。④榇:棺木。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渠亦澠俛( )   (2)阅再岁( )
【小题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斑衣罗拜(  )。
A.招纳  B.排列  C.分布  D.轻软的丝织品
(2)况九原之恨其能已乎(  )。
A.恐怕  B.还是  C.难道  D.调节节奏,无实义
【小题3】第①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予有十年之长儿/时尝受经/于予故/事予犹师也
B.以予有十年之长/儿时尝受经于予故/事予犹师也
C.以予有十年之长儿/时尝受经于予/故事予犹师也
D.以予有十年之长/儿时尝受经于予/故事予犹师也
【小题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然不喜场屋之学,人或勉之,曰:“吾兄已世其家,吾亲已享其禄,吾事济矣。谁能踽踽从原夫辈觅官耶?”
【小题5】纵观全文,从体裁看这是一篇(  )(选择),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
A.序言B.悼词C.文学评论D.游记
【小题6】简要概括第②段中曲全子的形象。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九牛坝观抵戏记
彭士望
①树庐叟负幽忧之疾于九牛坝茅斋之下。戊午闰月除日,有为角抵之戏者,踵门告曰:“其亦有以娱公?”叟笑而颔之。因设场于溪树之下。密云未雨,风木泠然,阴而不燥。于是邻周氏之族、之宾、之友戚,山者牧樵,耕者犁犊,咸停释而聚观焉。
②初则累重案,一妇仰卧其上,竖双足承八岁儿,反覆卧起,或鹄立,合掌拜跪,又或两肩接足,儿之足亦仰竖,伸缩自如。间又一足承儿,儿拳曲如莲出水状。其下则二男子、一妇、一女童与一老妇,鸣金鼓,俚歌杂佛曲和之。良久乃下。又一男子登焉,足仍竖,承一梯可五级,儿上至绝顶,复倒竖穿级而下。叟悯其劳,令暂息,饮之酒。
③方登场时,观者见其险,咸为股栗,毛发竖,目眩晕,惴惴唯恐其倾坠。叟视场上人,皆暇整从容而静,八岁儿亦斋栗,如先辈主敬,如入定僧。此皆诚一之所至,而专用之于习,惨淡攻苦,屡蹉跌而不迁,审其机以应其势,以得其致力之所在;习之又久,至精熟不失毫芒,乃始出而行世,举天下之至险阻者,皆为简易。夫曲艺则亦有然者矣!以是知至巧出于至平。盖以志凝其气,气动其天,非卤莽灭裂之所能效。此其意,庄生知之,私其身不以用于天下;仪、秦亦知之,且习之,以人国戏,私富贵,以自贼其身与名。庄所称伯昏瞀人临千仞之蹊,足逡巡垂二分在外,吕梁丈人出没于悬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之间,何莫非是?其神全也。叟又以视观者,久亦忘其为险,无异康庄大道中,与之俱化。甚矣,习之能移人也!
④叟因之重有感矣。先王之教,久矣夫不明不作,其人恬自处于优笑巫觋之间,为夏仲御之所深疾。彼固自以为戏,所游历几千万里,高明巨丽之家,以迄三家一巷之村市,亦无不以戏观之,叟独以为有所用。固哉,王介甫谓鸡鸣狗盗之出其门,士之所以不至!患不能致鸡鸣狗盗耳,吕惠卿辈之谄谩,曾鸡鸣狗盗之不若。鸡鸣狗盗之出其门,益足以致天下之奇士,而孟尝未足以知之。信陵、燕昭知之,所以收浆、博、屠者之用,千金市死马之骨,而遂以报齐怨。宋亦有张元、吴昊,虽韩、范不能用,以资西夏,宁无复以叟为戏言也。悲夫!
注:(1)彭士望(1610—1683年),字躬庵,一字树庐,南昌(今江西南昌)人。(2)抵戏:古代一种技艺表演,类似今天的摔跤,也泛指杂技。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叟悯其劳,令暂息 悯:哀怜
B.屡蹉跌而不迁 迁:升迁
C.为夏仲御之所深疾 疾:痛恨
D.以迄三家一巷之村市   迄:至于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角抵戏帮主来为树庐叟表演,树庐叟笑着点头答应,这场表演吸引了很多村民观看,让观众看得胆颤心惊。
B.角抵戏表演惊险万分,场外观众都吓得两腿发抖,头发直竖,目眩头晕,就连场上的八岁儿也不例外。
C.作者所说的“习之能移人也”,既指表演者平日里的训练提升了技艺,也指观众长时间观看惊险表演,也不再害怕了。
D.表演者和世人都只将角抵戏当作一种娱乐,然而作者认为角抵戏和“鸡鸣狗盗”一样是一种十分有用的技能。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患不能致鸡鸣狗盗耳,吕惠卿辈之谄谩,曾鸡鸣狗盗之不若。
(2)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六国论》)
(3)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
【小题4】请根据第③段,简要概括表演者取得成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