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加急时代”的青年“慢生活”

2010年11月在苏格兰举行的国际慢城会议上,江苏省高淳“桠溪镇”生态之旅被世界慢城组织正式授予“国际慢城”的称号,这是中国首个国际慢城。

“来,做一个农民吧!与地套交情,与天打交道,与自然做伴侣,讨好自己内心。在有炊烟升起的地方,去闻当季糯米在柴火下散放的谷香,狗追鸡飞,鹅伸脖长,鸭游水塘。拔一地萝卜,打一轮麻糍。流一身热汗,抺一额汗水,拌一下姜汁……”在微博上,有关慢节奏的生活和享受这种生活的群体,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在杭州,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只工作、不坐班,自由定制生活;他们崇尚“分享、交换、尊重、感恩”,成立了国内第一个慢生活联盟——“慢联帮”。

19世纪,歌德曾呼唤过:美啊,请你停留一下!而今,现代人久居城市,虽然享受着出行、生活上的便利,但也不得不忍受着钢筋水泥丛林中的喧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带来的窒息,无暇停下脚步领略人生沿途之美。

据一项调查显示,84%的人认为自己生活在“加急时代”,其中72%的人称“精神高度紧张,压力大”,这也成为让现代人着急上火和焦虑的主因。

正是这样的原因,让“慢联帮”的创始人胡晓峰决心把“慢生活”的理念带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学会生活,学会享受生活。

胡晓峰说,在“慢联帮”的“根据地”,拒绝浮光掠影式的快餐消费,倡导的是悠然自得、漫游慢行的方式。“比如,你可以用你的时间作为交换喝到免费咖啡。”店里的每一个柜子、每一面橱窗,都可以放上属于你自己的东西,但是必须用时间或自己的私人物品交换。“时间给我,我就把生活给你。”

“慢生活”概念发源于意大利。1989年,意大利记者、美食评论家卡洛•佩特里尼成立了“国际慢餐协会”,倡导人们放慢节奏,享受美食,拉开了全球“慢生活”运动的帷幕。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慢生活”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慢饮食、慢睡眠、慢工作、慢阅读、慢运动、慢休闲、慢音乐、慢社交、慢情爱……无处不在地提醒人们放缓脚步,享受人生。

陈笛是“慢阅读”的践行者,她在长春开了一间属于自己的慢书吧,向客人提供着慢阅读、慢邮递等各类“慢服务”。“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大家需要一个减速带,让疲惫的心歇一歇。”陈笛说,在这里,一本书、一杯茶,你可以静静地看一天,彻底忘掉外界的喧嚣。

李伟是一位幸福的慢工作者。半年前,他摆脱了繁忙无序的电话声、上司不耐烦的催促和同事们紧张的面孔,把办公室从公司搬到了家里。“在我看来,慢生活代表了一种更为自由、开放、弹性的工作方式。”李伟说,尽管还要为工作和业务拼搏,但是发觉努力工作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很多看来很苦的事情慢下来欣赏着,也是很美的。

在杭州一家4S店工作的沈亦冰则在培养自己的“慢饮食”。“细嚼慢咽可以使唾液分泌量增加,唾液里的蛋白质进到胃里以后,可以在胃里反应,生成一种蛋白膜,对胃起到保护作用。”她说,细嚼慢咽还能节食减肥。

“有人说慢生活需要有经济实力的支撑,但事实上,慢生活与个人资产并无太大关系。”张萧然是“慢联帮”的成员,“五一”期间,她与其他成员一起参与了“慢联帮”倡导的“三元钱公益”活动,为山区的孩子募集了上万元的善款。“慢生活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所带给我们的回报,可能比获得经济成功和社会地位更有价值。”

“心态、时间和环境,是慢生活的三要素。”资深慢友redfish说,“三要素中,心态决定了时间和环境。同时,心态可以让人创造环境、发掘环境。”

“近几年来,欧美国家提倡‘慢生活’,鼓励人们积极控制生活节奏。我们要留下一些生命空间给自己的兴趣爱好,不要透支自己的健康去拼人生。”慢生活倡导者盛迪平说,放慢生活的速度不是拖延或浪费时间,而是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平衡,鼓励人们做事有计划性,清理掉不必要的应酬和耗时项目,让生活更有效率,更从容不迫。

“由快到慢,折射中国年轻人心态更趋于从容。因为‘慢’是通过耐心、慎重和深思熟虑来表达人对整个社会的关怀与责任感。”浙江省社科院调研中心主任杨建华说,在社会相对浮躁的当下,慢下来代表的是一部分70、80后年轻人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他们开始从之前的关心外在物质,转而关注内心世界,这将有助于他们日后解决更多生存发展中可能纠结的人生问题。

(《半月谈内部版》2012年第6期/记者段菁菁)

【小题1】对“麻糍”和“从容不迫”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má  cí cóng  róng  bú  pòB.má  zí cōng  ròng  bū  pó
C.má  ci cóng  róng  bū  pòD.má  zi cóng  róng  bú  pò
【小题2】下列各项中对“慢生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慢生活”是一种意境,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
B.“慢生活”,就是放慢生活节奏,保持生活速度上的绝对慢。
C.“慢生活”是让人们有时间享受生活,让人们从亚健康状态中彻底摆脱出来。
D.“慢生活”就是要降低生活效率,强调生活节奏,做事有计划性,清理不必要的应酬。
【小题3】下列各项中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享受舒适的生活,欣赏人生的美好,本身也应该是人生价值的体现。
B.调查证明,快节奏的生活,使我国有近半数的人口处于疾病的危险之中。
C.“慢生活”方式是意大利人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首先实践的。
D.“慢生活”是一种能力,放慢生活节奏,就能够使身体健康,取得事业的成功。
【小题4】根据文意,你认为“慢生活”在国人中流行的原因是:
【小题5】请为你自己或你的家庭设计一份“五一慢生活”,并简单阐述理由。(可以是一天的,可以是三天的;必须有一个主题。)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23 01:46: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秋风桐槐说项羽
梁 衡
去年十月里的一天,我在洪泽湖畔继续我的寻访古树之旅。在一家小酒店用早餐时,无意听到百里外的项羽故里有两棵古树,下午即驱车前往。这里今属江苏省宿迁市,我原来以为故里者只是一古朴草房,或农家小院,不想竟是一座新修的旅游城,而城中真正与项羽有关的旧物也只有这两棵树了,一棵青桐和一棵古槐。
中国人知道项羽是因为司马迁的《史记》,一篇《项羽本纪》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树起了一个英雄,从此国人心中就有了一个永远抹不去的楚霸王。斯人远去,旧物难寻,今天要想触摸一下他的“体温”,体会一下他的情感,就只有来凭吊这两棵树了。那棵青桐,树上专门挂了牌,名“项里桐”。据说,项羽出生后,家人将他的胞衣(胎盘)埋于这棵树下,这桐树就长得特别茂盛,青枝绿叶,直冲云天。项羽是公元前232年出生的,算到现在已有两千二百多年了。梧桐这个树种不可能有这么长的寿命。但是,这棵“项里桐”却怪,每当将要老死之时,树根处就又生出一株小桐,这样接续不断,代代相传。现在我们看到的已是第九代了。在中国神话中梧桐是凤凰的栖身之地。有桐有凤的人家贵不可言,项羽在此树下出生盖有天意。现在这棵九代“项里桐”正少年得志,蓬勃向上,挺拔的树身带着一团翠绿的披挂,轻扫着蓝天白云。桐树之东不远处,有一棵巨大的中国槐,说是项羽手植。由于此地是黄河故道,历史上黄河几次决口,像一条黄龙一样滚来滚去。这故里曾被淹没、推平,唯有这棵槐树不死。其树身已被淤没六米多深,我们现在看到的其实是它探出淤泥的树头,而这树头又已长出一房之高,翠枝披拂,二人才能合抱。岁月沧桑,英雄多难,这个从淤泥中挣扎而出的树头某年又遭雷电劈为两半,一枝向北,一枝向南,撕肝裂肺,狂呼疾喊,身上还有电火烧过的焦痕。向北的那枝,略挺起身子,斗大的树洞,怒目圆睁,青筋暴突,如霸王扛鼎;向南的一枝已朽掉了木质部分,只剩下半圆形的黑色树皮,活像霸王刚刚卸落的铠甲。这摄取了天地之精、大河之灵的古槐,日修月炼,水淹不没,沙淤不死,雷劈不倒,壮哉项羽!
项羽是个失败的英雄。他的失败缘于他人性的弱点。他学而无恒,不肯读书,学兵法又浅尝辄止;他性格残忍,动不动就坑(活埋)俘虏几十万;他优柔寡断,鸿门宴放走刘邦,铸成大错;他逞个人英雄,常单骑杀敌,陶醉于自己的武功。这些都是他失败的因素。但他在最后失败的一刹那,擦出了人性的火花,成就了另一个自我。垓下受困,他毫无惧色,再发虎威,连斩数将。当他知道已不可能突围时,便对敌阵中的一个熟人喊道,你过来,拿我的头去领赏吧。说罢拔剑自刎。他轻生死,知耻辱,重人格。宁肯去见阎王,也羞于再见江东父老。项羽是民间筛选出来的体现了平民价值观和生活旨趣的人物,人们喜欢他的勇敢刚烈、纯朴真实,就如喜欢关羽的忠义。历史上的“两羽”一勇一忠,成了中国人的偶像。这是民间的海选,与政治无关,与成败无关,是与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青史丹心并存的两个价值体系,一个是做人,一个是爱国。
但项羽毕竟是曾活动于政治舞台上的人物,于是他又成了一面历史的镜子。可以看出来,太史公是以热情的笔触、惋惜的心情刻画这个人物的。后人也纷纷从不同角度褒贬他,评点他,抒发自己的感慨。项羽是一面历史的多棱镜,能折射出不同的光谱,满足人们多方位的思考。
站在项羽城里,我想,我们现在还能知道项羽,甚至还可以开发项羽,第一要感谢司马迁,第二要感谢这两棵青桐和古槐。幸亏有这青桐、古槐为项羽故里存了一脉魂,为我们存了一条汉文化的根。一棵古树就是一种文化的标志,为我们留存着那个时代的风云。
秋风梧桐,黄河古槐,塑造了一个触手可摸的项羽。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前去凭吊青桐和古槐,不仅仅是因为这两棵树生长的年龄足够长,更因为这两棵树寄托着作者对项羽的敬仰之情。
B.文中的青桐树虽然已历经千载,但是依然青春勃发,翠绿挺拔,完全没有留下岁月的痕迹,还是当年的样子,真是天地间的奇迹。
C.司马迁以热情的笔触刻画了一个失败的英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他的这种矛盾的态度也令后人对项羽褒贬不一。
D.文章结尾一段,一方面照应文章的题目——“桐槐”“项羽”;另一方面收束全文,点明梧桐、古槐与项羽的亲密关系。
【小题2】文章的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小题3】文中说,项羽“成了一面历史的镜子”。那么镜中的项羽是怎样的一个人?请分条概括。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心系群众 扎实苦干 奋发作为 无私奉献
——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摘登
材料一
李老师给村民上的第一堂课,是剪枝。他把课堂就设在果园里,亲自动手,一会儿就把一棵果树的枝条,剪掉了三分之一。村民们心疼得不行,还有村民找到我家里。面对这些质疑,李老师就一句 话:“明年果树如果挣了钱是大家的,如果损失了,算我的。”
为了推广“套袋”技术,李老师买来了十六万个苹果袋,免费送给村民用。因为以前村民使用不成熟的套袋技术吃过亏,所以这次很多人死活都不敢用。李老师还是那句话:“损失了都算我的。”
李老师就这样一次次给村民们立着军令状,推广新技术。第二年初见成效,第三年果园的面貌全变了,苹果长得细皮嫩肉,酸甜适口,一亩多卖了 3000 多元,带来效益 900 多万元。
他想方设法给村民办夜校、搞培训,建议借邢台农校“送教下乡”,让 100 名果农在家门口读了中专。后来,62 名拿了大专文凭,现在都在考本科,191 人获得国家颁发的果树工证书,《人民日报》报道说岗底是全国第一个“持证下田”的村庄。
现在,岗底村富了,村民人均收入三万一千元,村民都住上了楼房,做饭、取暖烧燃气,100多户买了小轿车。今天的岗底,山青了,水绿了,人富了,生态美了,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越来越多。
(摘自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我见不得老百姓穷》)
材料二
像许多夫妻一样,我们也很用心经营自己的家。不一样的是我们有三个家:一个是城市里的家, 在保定河北农大家属院;一个是山里的家,在各个帮扶基地;还有一个是流动的家,就是常年穿梭在山地平原之间的那辆越野车。
近年来,精准扶贫战略实施后,慕名来找他的人越来越多,保国帮扶的地方也越来越多,常常开车奔走于各地,帮扶基地的家我们住得少了,在车上的日子越来越多了,一年行程约 4万公里。他开车,我坐在旁边,替他接打电话,安排工作,联系事情。有时看他累了,陪他聊聊天,喝水、吃药、中午 休息,都是在车里。一些常用物品,雨鞋、草帽、衣服、工具包等,把后备箱塞得满满的,车成了我们流动的家。
比较起来,在保定市里的那个家待得最短。2016 年春节前,我俩回到保定的时候是腊月二十九, 想准备准备年货,第二天过个年三十儿。可是我俩忙得都不知道,今年没有年三十儿,看着家里冰锅冷灶啥也没有,我心里一阵难受。最后,还是我们亲家打来电话,让我们去他们那里过了个除夕。我想初一总不能还在人家过吧,就张罗着去买点肉馅想包顿饺子,可是附近卖菜卖肉的摊贩早就都回家过年去了。
三十多年来,我们在三个“家”之间来回奔波,结婚这么多年,保国因为太忙,常常顾不上家里的事。我前后两次做手术,他都不在身边,连手术签字都是同事代签的。去年在“燕赵楷模”发布厅录制现场,他对主持人说,这辈子最愧对的就是老婆和孩子!
(摘自河北农业大学研究员郭素萍《我和保国的三个家》)
材料三
作为李保国生前所在学校的同事,我目睹了解了李保国从一个学农爱农、积极要求进步的青年教师,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山区综合治理专家,感受到他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报国情怀。李保国是当代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3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在服务人民中寻找和实现自身价值。李保国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他常说,党把我培养成一个教授,就是让咱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干点事,我是一名党员,理应带头把事情做得更好。李保国是太行山人民的好儿子。35年来,他的足迹踏遍太行山所有山区县,身上沾满了泥土,心中装满了百姓。他把太行山人民当成亲人,农民也把他当成自家人。李老师去世后,他的骨灰,被太行山区不同地方的乡亲带走,撒在他生前为之奋斗、牵挂的太行山上,与巍巍太行相融,与山区人民相依。
(摘自河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饶桂生《他是太行山的儿子》)
【小题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李保国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三十多年坚持将农业技术送到太行山区,为了帮农民致富,献出宝贵的生命,是当代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
B.李保国认识到帮助农民致富,不能只靠一个人的力量,而是要让农民都掌握农业技术,于是他和邢台农校一起“送教下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C.郭素萍对丈夫李保国的回忆充满深情,虽然丈夫顾不上家里的事情,忙得连年都没过好,但她没有丝毫怨言,更多的是理解,以及对丈夫工作的支持。
D.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列举了大量的数字,这些数字非常具有说服力,都具体地表现了李保国为村民带来的收益,表达了村民的感激之情。
【小题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
A.三则材料都表现了李保国教授一心一意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热情,赞颂了他作为共产党人的楷模 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的精神。
B.第二则材料讲述李保国长年在山区奔波劳累,积劳成疾,也不能很好地休养,表达了对提高知识分子的待遇和改善知识分子工作、生活条件的呼吁。
C.李保国教授的先进事迹,充分说明了知识分子坚持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就能在服务人民中寻找到自身价值,并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D.由于农民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最初李保国推广农业技术,还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可见帮助农民致富任重道远,道路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E. 由于侧重点的不同,三段材料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材料一主要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材料二的表达方式主要是记叙,材料三的表达方式主要为议论。
【小题3】这三则材料的侧重点各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试简要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①热烈祝贺你们来到北大。你们将在这里度过20世纪仅剩的最后几年。在这几年中,你们无疑将接受本世纪全部伟大的精神财富,以及这一世纪无边无际的民族忧患的洗礼。你们将以此为营养,充实并塑造自己,并以你们的聪明才智在这里迎接21世纪的第一线曙光。你们是名副其实的跨世纪的一代人。你们要珍惜这百年不遇的机会。

②发生在距今99年前的戊戌变法是失败了,但京师大学堂却奇迹般地被保留了下来,成为那次失败的变法仅存的成果。你们正是在这个流产的变法失败100年,也是京师大学堂成立100年的前夕来到这里的。当你们来到这到处都在建筑和整修的学校时,百年的沧桑,百年的奋斗,百年的期待,一下子也都拥到了你们的面前,我设想此时此刻的你们,一定是在巨大的欢欣之中感到了某种沉重。

③你们是未来世纪中国的建设者。你们将在未来的岁月中做出平凡的或是杰出的贡献,你们中有的人可能还会成为未来世纪非常出色的人物。但不论如何,今天,对于你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决定自己一生命运的、不可替代的、非常重要的日子,那就是因为你们的名字和这所伟大的学校产生了联系。中国有12亿人,你们的同龄人也应该以千万为单位来计算,但只有极少数的人有幸能把自己的名字与这所学校联系起来。同学们,请以负重感来代替你们高考胜利的欢欣吧!

④你们从各地来到北大,从现在开始,你们已结束了中学学习的阶段,开始了大学学习的阶段,在人的一生中,这是非常重要的时刻。虽然都是学习,中学只是普通教育,大学则是专业教育,这才是真正打基础的阶段,你们将来为社会服务的许多本事,是在这个阶段学到的。

【小题1】段①中的病句是第__________句话,可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段①中“你们将以此为营养”一句中“此”主要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段②中“你们正是在这个流产的变法失败100年,也是京师大学堂成立100年的前夕来到这里的”一句“流产”一词,用的是词语的____________义,在句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段③中“但不论如何,今天,对于你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决定自己一生命运的、不可替代的、非常重要的日子,那就是因为你们的名字和这所伟大的学校产生了联系”。将这个复句改写为两个单句,要求语义不变,字数可略增减。
【小题5】段④中作者说“这是非常重要的时刻”指的是什么?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美媒称,中国于2017年7月公布了一项计划,希望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领军者,到2030年时创造一个价值1500亿美元(约合9500 亿元人民币)的产业。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2月13日报道,对于美国从事人工智能的技术专家来说,这份英文版长达28 页的文件,是对美国未来数十年中可能是最重要的技术研究领域内领导地位的直接挑战。它概述了中国政府一项积极 进取、不遗余力的计划,把发展人工智能当作中国的阿波罗11号登月任务——这项计划同样会激发民族自豪感,并引发决定大局的技术突破。报道认为,凭借庞大的市场规模,中国将成为人工智能强国之一,甚至是最强大的 人工智能大国。
(摘编自《谁能成为人工智能领域领军者?中国锐意进取 美国沉默》,2018年2月18日参考消息网)
材料二
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政策、规划接连出台,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将进入深度融合时期。经过60多年发展,人工智能如今在神经网络、深度 学习算法等方面取得巨大进步。相对来说,中国人工智能研究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高性能计算等信息通信技术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在深度融合实体经济、改变人们生活方面有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人工智能研究成果正实现产业化应用,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统计显示,当前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专利申请数量以及融资规模均仅次于美国,位列全球第二。全球最值得关注的100家人工智能企业中,中国有27家。其中,腾讯、阿里云、百度、科大讯飞等成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佼佼者。
在2017年年底举行的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无人超市、智能互联汽车、虚拟现实康复设备等“黑科技”纷纷亮相,越来越多实体行业纷纷变得更加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因此获益。科大讯飞轮值总裁胡郁表示,人工智能将从两个方面来改变我们的生活,一方面是直接改变面向大众消费者的产品,如手机、玩具、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家电等。另一方面是通过人工智能改变各种行业,比如教育、医疗、公检法、安全以及智慧城市的建 设等。
(摘编自《人工智能,让生活更美好》,2018 年1月24 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三
中美人工智能各领域企业数量分布图

美国人工智能产业布局全面领先,在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尤其是在算法、芯片和数据等产业核心领域,积累了强大的技术创新优势,各层级企业数量全面领先中国。基础层(主要为处理器/芯片),中国拥有14家,美国33家,中国仅为美国的42%。技术层(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与图像/技术平台),中国拥有273家,美国拥有586家,中国为美国的46%。应用层(机器学习应用/智能无人机/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辅助驾驶/语音识 别),中国拥有304家,美国拥有488家,中国是美国的62.3%。
(摘编自《中美人工智能实力如何 这组数据告诉你答案》,2017年8月7日亿邦动力网)
(1)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人工智能领域,美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随着中国在该领域的崛起,美国的领先地位可能不保。
B.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不仅将催生非常巨大的产业,还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C.经过60多年的发展,中国人工智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人工智能公司的数量和质量在全球都名列前茅。
D.人工智能产业包括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三个层级,其中算法、芯片、数据是该产业的核心领域。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A.中国政府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文件,期望以此激发民族自豪感,实现技术突破,收到和美国的阿波罗11号登月任务一样的效果。
B.无人超市、智能互联汽车、虚拟现实康复设备等人工智能产品的问世,将极大地改变各种实体行业和我们的生活,让人们的未来变得更加美好。
C.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迅速,但通过中美人工智能企业数量的比较,我们仍能感知到中国当前在人工智能上的实力与美国有着巨大差距。
D.美国人工智能产业布局全面领先于中国,从自然语言处理到语音识别,各个领域的企业数量都高于中国,显示了其强大的技术创新优势。
E.从中美人工智能各领域企业数量分布图上看,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侧重于应用层,基础层和技术层发展相对较薄弱;而美国却恰恰相反。
(3)我国在发展人工智能方面有哪些优势?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