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雨余小步

王夫之

莲花莲叶柳塘西,疏雨疏风斜照低。

竹箨冠轻容雪鬓,桃枝杖滑困春泥。

垂虹疑饮双溪水,砌草新添一寸荑。

不拟孤山闲放鹤,鹁鸠恰恰向人啼。

(注)①箨(tuò):竹笋上一片一片的皮。②鹁鸠:即斑鸠。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点明“小步”的地点,并描写出雨后莲塘的美丽景象,两个“莲”字连用,具有音韵之美,也暗示出对美景的喜爱。
B.第二句点明“小步”的时间,并通过风轻雨疏、夕阳西斜的景象,渲染出春雨初霁之时明丽、清新的氛围。
C.颔联描写作者扶杖出行被困春泥的情状,并通过描写竹笋新发之态来表现春天的生机勃勃。
D.尾联写诗人为鹁鸠动听的啼叫打动,而不打算过孤山放鹤的隐逸生活,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对当下生活的喜爱之情。
【小题2】本诗风格清新,其“清新”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2-26 08:46: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徐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也。家贫,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屡辟公府,不起。

时陈蕃为太守,以礼请署功曹,稚不免之,既谒而退。蕃在郡不接宾客,惟稚来特设一榻,去则县之。后举有道,家拜太原太守,皆不就。

延熹二年,尚书令陈蕃、仆射胡广等上疏荐稚等曰:“臣闻善人天地之纪,政之所由也。《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天挺俊拔,为陛下出,当辅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伏见处士豫章徐稚、彭城姜肱、汝南袁闳、京兆韦著、颍川李昙,德行纯备,著于人听。若使擢登三事,协亮天工,必能翼宣盛美,增光日月矣。”桓帝乃以安车玄纁,备礼征之,并不至。帝因问蕃曰:“徐稚、袁闳、韦著谁为先后?”蕃对曰:“闳生出公族,闻道渐训。著长于三辅礼义之俗,所谓不扶自直,不镂自雕。至于稚者,自江南卑薄之域,而角立杰出,宜当为先。”

稚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及琼卒归葬,稚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时会者四方名士郭林宗等数十人,闻之,疑其稚也,乃选能言语生茅容轻骑追之。及于涂,容为设饭,共言稼穑之事。临诀去,谓容曰:“为我谢郭林宗,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宁处?”及林宗有母忧,稚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众怪,不知其故。林宗曰:“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也。《诗》不云乎,'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吾无德以堪之。”

灵帝初,欲蒲轮聘稚,会卒,时年七十二。

子胤字季登,笃行孝悌,亦隐居不仕。太守华歆礼请相见,固病不诣。汉末寇贼从横,皆敬胤礼行,转相约敕,不犯其闾。建安中卒。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屡公府  ②去则之  ③备礼征之,不至  ④何为栖栖不宁处
【小题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吾无德堪之//臣供养无主,辞不受命B.桓帝以安车玄纁//稚负粮徒步
C.病不诣//不如也D.哭毕去//鸟倦飞知还
【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没有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A.乃选能言语生茅容轻骑追之B.蕃在郡不接宾客
C.徐稚、袁闳、韦著谁为先后D.当辅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
【小题4】用现代汉语正确解释下列句子。
①以礼请署功曹,稚不免之,既谒而退。
②及林宗有母忧,稚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
【小题5】依据本文内容,简要分析作者如何刻画徐稚这一人物形象的?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独有功数犯颜争直,后厉语折抑,有功争益牢。时博州刺史琅邪王冲,责息钱于贵乡,遣家奴督敛,与尉颜余庆相闻知,奴自市弓矢还。会冲坐逆诛,魏州人告余庆豫冲谋后令俊臣鞫治,以反状闻。有司议:“余庆更永昌赦,法流。”侍御史魏元忠谓:“余庆为冲督偿、通书,合谋明甚,非曰支党,请殊死,其家。”诏可。有功曰:“永昌赦令:‘为首与虺贞同恶,魁首已伏诛,支党未发者原之。’《书》曰:‘歼厥渠魁’,律以‘造意为首’,寻赦已伏语,则魁首无遗。余庆赦后被言,是谓支党。今以支为首,是以生入死。赦而复罪,不如勿赦;生而复杀,不如勿生。窃谓朝廷不当尔。”后怒曰:“何谓魁首?”答曰:“魁者,大帅;首者,元谋。”后曰:“余庆安得不为魁首?”答曰:“若魁首者虺贞是已。既已伏诛,余庆今方论罪,非支党何?”后意解,乃曰:“公更思之。”遂免死。当此时,左右及卫仗在廷陛者数百人,皆缩项不敢息,而有功气定言详,閨然不桡。

②初,鹿城主簿潘好礼慕有功为人,论之曰:“昔称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人,今有功断,亦天下无冤人。然释之当汉文帝时,中外无事,守法而已。有功居革命之际,周兴、来俊臣等掩义隐贼崇饰恶言以诬盛德有功守死明道身滨殆者数矣。此其贤于释之明甚。”或称有功仁恕过汉于、张。起居舍人卢若虚曰:“徐公当雷霆之震,而能全仁恕,虽千载未见其比。”

(注释)①后:武则天。②冲:李冲,后文虺贞的儿子。③虺贞:即李贞,越王李贞举兵反武则天,其一族李姓被武则天改为虺姓。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独有功数犯颜争直 (2)今有功断
【小题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法流(   )
A.应当 B.判罪 C.处在 D.适合
(2)其家(   )
A.书册 B.登记 C.抄没 D.杂乱
【小题3】第②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周兴、来俊臣等掩义隐贼/崇饰恶言以诬盛德/有功守死/明道身滨殆者/数矣
B.周兴、来俊臣等掩义隐贼/崇饰恶言/以诬盛德/有功守死明道/身滨殆者数矣
C.周兴、来俊臣等掩义/隐贼崇饰/恶言以诬盛德/有功守死明道/身滨殆者数矣
D.周兴、来俊臣等掩义隐贼/崇饰恶言以诬盛德/有功守死/明道身滨/殆者数矣
【小题4】把第①段划线句译为现代汉语。
会冲坐逆诛,魏州人告余庆豫冲谋,后令俊臣鞫治,以反状闻
【小题5】根据第①段,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徐有功的主要品质:__________。
【小题6】分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

同类题3

   杜牧,字牧之,京兆人也。善文。初未,来东都,时主司侍郎为崔郾,太学博士吴武陵进谒曰:“侍郎以峻德伟望,为明君选才,仆敢不薄施尘露!向偶见文士十数辈,扬眉抵掌,共读一卷文书,览之,乃进士杜牧《阿房官赋》。其人,王佐才也。”因出卷朗诵之,郾大加赏。曰:“请公与状头!”郾曰:“已得人矣。”曰:“不得,即请第五人。更否,则请以赋见还!”辞容激厉。郾曰:“诸生多言牧疏旷,不拘细行,然敬依所教,不敢易也。”后又举贤良方正科。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拜侍御史,累迁左补阙,历黄、池、睦三州刺史,以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卒年五十,临死自写墓志,多焚所为文章。诗情豪迈,语率惊人。识者以拟杜甫,故称“大杜”“小杜”以别之。

(选自《唐才子传·杜牧》)

(注)薄施尘露:效绵薄之力。尘露,比喻微小的贡献。
【小题1】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善文     属:写作
B.初未第     第:宅子
C.侍郎以峻德伟望 峻德:品德高尚
D.扬眉抵掌,共读一卷文书 扬眉:眉飞色舞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牧当时在京城参加科举考试,没有考中,只好流落到京都。
B.主司侍郎崔郾和太学博士吴武陵发现了他的才华,一起举荐他,让他参加正科考试。
C.杜牧因政绩突出,多次升迁,曾担任三个州的刺史。
D.杜牧因诗情豪迈,语言直率惊人,与杜甫风格相似,人称“小杜”。
【小题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生多言牧疏旷,不拘细行,然敬依所教,不敢易也。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戎昱

昱,荆南人。美风度,能谈。少举进士不上,乃放游名都。虽贫士而轩昂,气不消沮。爱湖湘山水,来客。时李昌夔廉察桂林,寓官舍,月夜,闻邻居行吟之音清丽,迟明访之,乃昱也,即延为幕宾,待之甚厚。崔中丞亦在湖南,爱之,有女国色,欲以妻昱,而不喜其姓戎,能改则订议。昱闻之,以诗云:“千金未必能移姓,一诺从来许杀身。”自谓李大夫恩私至深,无任感激。初事颜平原,尝佐其征南幕,亦累荐之。卫伯玉镇荆南,为从事。历虔州刺史。

至德中,以罪谪为辰州刺吏,后客剑南,寄家陇西数载。宪宗时,边烽累急,大臣议和亲。上曰:“比闻一诗人姓名稍僻者为谁?”宰相对以冷朝阳、包子虚,皆非。帝举其诗,对曰:“戎昱也。”上曰:“尝记其《咏史》云:‘汉家青史上,拙计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净沙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因笑曰:“魏绛①何其懦也!此人如在,可与武陵桃花源,足称其清咏。”士林荣之。

注①魏绛:春秋时晋国大夫。晋悼公时,魏绛主张与戎狄讲和,并举出和戎的五种好处,被晋悼公采纳。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以诗云 (______)    (2)为从事(______)
【小题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虽贫士轩昂     掩口胡卢
B.有女国色,欲妻昱 少父任,兄弟并为郎
C.闻邻居行吟音清丽 句读不知,惑之不解
D.辟从事 使子婴相,珍宝尽有之
【小题3】下列加点词与“欲以妻昱”中的“妻”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人草行宿B.呈卷,即署第一C.而相如叱之D.武夫而拘诸原E.我固当
【小题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比闻一诗人姓名稍僻者为谁?
(2)以罪谪为辰州刺史,后客剑南,寄家陇西数载。
【小题5】文章详写皇上召大臣议和亲一事的主要用意是___________。
【小题6】简析戎昱的性格特点。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天祥,吉甫,少隶军籍,善骑射。中统三年,李璮叛据济南,结宋为外援,河北河南宣慰司承制以天祥为千户,屯三汊口,防遏宋兵。事平罢归,居偃师南山,有田百余亩,躬耕读书,从之游者甚众。其居近缑氏山,因号曰缑山先生。初 天 祥 未 知 学 佑 未 之 奇 也 别 去 数 岁 献 所 为 诗 于 佑 佑疑假手它人,及与语,出入经史,谈辨该博,乃大称异。至元十一年,从仕郎。十三年,兴国军以籍兵器致乱,行省命天祥权知本军事。居岁余,诏以本军为路,有代天祥为总管者,务变更旧政,治隐匿兵者甚急,天祥去未久而兴国复变,邻郡寿昌府及大江南北诸城邑,多乘势杀守将以应之。时方改行省为宣慰司,万户郑鼎臣为宣慰使。鼎臣帅兵讨之,至樊口,兵败死。黄州遂声言攻阳罗堡,鄂州大震。时忽都帖木儿恇怯不敢出兵,天祥言于居贞曰:“阳罗堡依山为垒,素有严备,彼若来攻,我之利也。且南人浮躁,轻进易退,官军凭高据险,而区区乌合之众,与之相敌,不二三日,死伤必多,遁逃者十八九,我出精兵以击之,惟疾走者乃始得脱。”居贞深然之,而忽都帖木儿意犹未决。闻至阳罗堡,居贞力趣之,乃引兵宿于青山。明日,大败其众,皆如天祥所料。行省闻变,尽执鄂州城中南人将杀之,以防内应,天祥力止之,至是被执者皆纵去。复遣天祥权知寿昌府事,授兵二百余人。为乱者闻官军至,皆弃城依险而自保。天祥以众寡不敌,非可以力服,乃遣谕其徒使各归田里,惟生擒其长毛遇顺、周监斩于鄂州市。大德三年六月,迁河北河南廉访使,以疾不起。人有冤抑,往往就天祥家求直,天祥以不在其位,却去之。至大四年,仁宗即位,复遣使召之,辞以老疾不起。延佑三年四月,卒于家,年八十。追封赵国公,文忠。

【小题1】对文中划线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初/天祥未知学/佑未之奇也/别去数岁/献所为诗于佑/佑疑假手它人
B.初/天祥未知学佑/未之奇也/别去数岁/献所为诗于佑/佑疑假手它人
C.初天祥/未知学佑/未之奇也/别去数岁/献所为诗于佑/佑疑假手它人
D.初天祥/未知学/佑未之奇也/别去数岁/献所为诗于佑/佑疑假手它人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除,在古代意义丰富,有台阶的意思。也是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指朝廷罢免除去官职。
B.古人取名一般先有字后有名。字,专供长辈呼唤。名,用于自称或供朋友称呼。
C.万户,官职名,金初设置,为世袭文职。设万户为万夫之长,隶属于中央枢密院。
D.谥,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根据他们的平生事迹与品徳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小题3】下列加点字词性活用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浴乎沂,乎舞雩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彭殇为妄作
C.故人不独其亲,不独子其子D.兴国军以兵器致乱
【小题4】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B.浴乎沂,风乎舞雩
C.惟生擒其长毛遇顺、周监斩于鄂州市
D.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小题5】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天祥淡泊名利。在平定李璮之乱后,他住在偃师南山中,有良田百余亩,边耕种边读书,来向他求教的人有很多。
B.陈天祥策略得当。在他离开后不久,接替他的人改变了他制定的策略,兴国发生了民变,附近县城的叛民也乘势杀死守将来响应。
C.陈天祥料亊如神。在忽都帖木儿对陈天祥的计策还在犹豫不决时,贾居贞引兵前去迎战阳罗堡的叛民,结果完全符合陈天祥的预料。
D.陈天祥暂管寿昌府政事,授兵二百多人。叛民听说官兵来了,都弃城冒险反抗以求保命。
【小题6】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人有冤抑,往往就天祥家求直,天祥以不在其位,却去之。
②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