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遣兴 杜甫

我今日夜忧,诸弟各异方。

不知死与生,何况道路长。

避寇一分散,饥寒永相望。

岂无柴门归,欲出畏虎狼。

仰看云中雁,禽鸟亦有行。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的“忧”字总领全诗,其余各句或叙事或议论,都在抒发诗人内心的忧伤。
B.“何况道路长”是说诗人与家乡因为距离远而不能归乡,思乡之情、难归之悲溢于言表。
C.“岂无”两句表明诗人虽有家可归,但因“虎狼”当道而回家无望的无奈心情。
D.本诗通过抒写诗人自己在乱世中对亲情的特殊感受,来反映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
【小题2】诗的第一句是“我今日夜忧”,诗人“日夜忧”的有哪些呢?请结合诗句作简要概括。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2-26 11:01: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诗词,完成小题。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释: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杜甫被叛军囚禁在长安。‚虚幌:透明的窗帷。幌,帷幔。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这首诗借看月而抒离情,但抒发的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夫妇离别之情。字里行间表现出时代的特征、离乱之痛和内心之忧。
B.颔联中,“未解忆长安”有双重含意:一是儿女因太小不懂得想念在长安的父亲,一是儿女们不理解望月思亲的母亲。
C.颈联中,一“湿”一“寒”含蓄地写出了自己眺望之久,思念之深,牵挂之切。
D.尾联中,“照”字应“月”字,“双”字应“独”字,“双照”与“独看”对举成文,由实入虚,回忆过去的欢乐,感伤现在的孤独,将团聚寄托于将来。
E. 本诗艺术构思巧妙,以“月”为线索,将“独看”和“双照”作为全诗诗眼,虚实结合,表达主题效果显著。
【小题2】人们称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运用“曲笔”手法中的“他面描写手法(对写法)”,体现古诗创作的独特艺术魅力。同样,杜甫的《月夜》也如此,请结合诗句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