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狂 夫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风含翠筱①娟娟净,雨裛②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①筱:细小的竹子。娟娟,秀美。②裛:通“浥”,滋润。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题为“狂夫”,当以写人为主,诗人却先从居住环境写起,借“万里”、百花”这类字面,使诗篇一开头就不落寒俭之态,为下文写“狂”预作铺垫。
B.颈联写客中少助,生活局促的情景。昔日厚禄故人书信断绝,稚子形色凄凉。“厚禄”、“恒饥”前置句首显著地位,强调“恒饥”的贫困处境,欲抑先扬,为下文张本。
C.尾联直抒胸臆,痛快淋漓地表达出自己饱经患难,始终用一种狂傲的态度来对待世俗人生,扣住诗人的“疏放”点明题旨。
D.本诗通过“狂夫”这一形象,将赏心悦目之景和可悲可叹之事这两种看似无法调合的情景成功地调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
【小题2】“风含翠筱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一句历来为人称赞,试分析其妙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2-31 10:43: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咏怀古迹(其一)
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注】①《咏怀古迹》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在夔州写成的。②风尘:指安史之乱以来的兵荒马乱。③五溪衣服:这里指居住在五溪的少数民族。④共云山:共居处。⑤羯胡: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指安禄山。⑥庾信:南北朝诗人。侯景之乱,庾信长期羁留北朝,到了暮年诗风由原来的绮靡变为沉郁苍劲。
【小题1】下面对这一首古诗的解读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本诗首联描写了时局混乱和自身处境的艰辛。“支离”充满对国家蒙难的担忧,“漂泊”一词介绍了流寓夔州的事实,“天地间”广阔的背景衬托出自身的渺小和无奈,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B.颈联“淹”字用得巧妙,三峡楼台的掩映使日月惨淡无光,想象与夸张中充满强烈的主观色彩,创造出雄奇壮美的意境,映衬了作者愤慨的内心。
C.“哀时”是本诗诗眼之一,“时”就是时局,就是国家的命运。本句诗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诗人以“词客”身份自指,既有对时局的思考和点评,又有“且未还”的无可奈何。
D.古代诗评家说“诗穷而后工”。杜甫对庾信“诗赋动江关”的成就是赞赏的,而且认为这种成就的取得与其人生萧瑟的经历有关联。
E. 咏怀古迹作为诗歌一类常见题材,常常是触景生情,借古伤情,发表历史兴亡的感慨,本诗亦杂以庾信自况,表达了壮志难酬,只能以诗名垂青史的愿望。
【小题2】“沉郁顿挫”是杜甫诗歌重要的风格特色。何谓“沉郁顿挫”?清人吴瞻泰说:“沉郁者,意也;顿挫者,法也。”(《杜诗提要》)一般认为,所谓“沉郁”,主要指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请你说说本诗是如何体现“沉郁”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