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元素,大朴,邢国公李密之孙。任侍御史,时杜亚为东都留守,恶大将令狐运,会盗发洛城之北,运适与其部下畋于北郊,亚意其为盗,遂执讯之,逮系者四十余人。监察御史杨宁按其事,亚以为不直,密表陈之,宁遂得罪。亚将逞其宿怒,且以得贼为功,上表指明运为盗之状,上信而不疑。宰臣以狱大宜审,奏请覆之,命元素就决,亚迎路以狱成告。元素验之五日,尽释其囚以还。亚大惊,且怒,亲追送,马上责之,元素不答。亚遂上疏,又诬元素。元素还奏,言未毕,上怒曰:“出俟命。”元素曰:“臣未尽词。”上又曰:“且去。”元素复奏曰:“一出不得复见陛下,乞容尽词。”上意稍缓,元素尽言运冤状明白,上乃寤曰:“非卿,孰能辨之!”后数月,竟得其真贼,元素由是为时器重,迁给事中。时美官缺,必指元素。迁尚书右丞。

元和初,征拜御史大夫。自贞元中位缺久难其人至是元素以名望召拜中外耸听。及居位,一无修举,但规求作相。久之,浸不得志。见属官必先拜,脂韦在列,大失人情。李锜为乱江南,遂授元素浙西道节度观察处置等使。

元素少孤,奉长姊友敬加于人,及其姊殁,沉悲遘疾,上疏恳辞,从之。数月,以出妻免官。初,元素再娶妻王氏,石泉公方庆之孙,性柔弱,元素为郎官时娶之,甚礼重,及贵,溺情仆妾,遂薄之。且又无子,元素寝疾昏惑,听谮遂出之。妻族上诉,乃诏曰:“李元素病中上表,恳切披陈,云‘妻王氏,礼义殊乖,愿与离绝’。初谓素有丑行,不能显言,以其大官之家,所以令自处置。访闻不曾告报妻族,亦无明过可书,盖是中情不和,遂至于此。胁以王命,当日遣归。不唯王氏受辱,实亦朝情悉惊。如此理家,合当惩责。宜停官,仍令与王氏钱物,通所奏数满五千贯。”元和五年卒,陕州大都督。

(旧唐书《李元素传》)

注:①脂韦:油脂和软皮。后因以“脂韦”比喻阿谀或圆滑。
【小题1】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自贞元中/位缺久/难其人/至是元素以名望/召拜中外/耸听
B.自贞元中位缺/久难其人/至是元素以名望召拜/中外耸听
C.自贞元中/位缺久难/其人至是/元素以名望召拜/中外耸听
D.自贞元中位缺/久难其人至是/元素以名望召拜/中外耸听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又称“表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称人称名,称己称字,是古人基本的礼貌。
B.“留守”,古时皇帝出巡或亲征,命大臣督守京城,便宜行事,担当这种职责的就称为“留守”。
C.“元和”是唐宪宗李纯的年号。中国古代的纪年法有许多种,采用皇帝年号来纪年是其中一种。
D.“赠”,又可称作“追赠”,指古代皇帝为已经去世的官员及其亲属给予的加封。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亚心胸狭隘,与大将令狐运不合,借洛城北面出现盗贼,诬陷令狐运,将其逮捕,同时抓了四十多人。并上报朝廷,皇帝信而不疑。
B.李元素明辨是非,主动申请仔细验察令狐运为盗之案。审查后将此案所囚之人全部释放。虽经阻挠,但执着坚持,案件最后真相大白。
C.李元素为官始清后庸,任御史大夫以后,并没有更好的成绩,只求按规矩做事,处世圆滑,曲意待人,让人们大失所望。
D.李元素对姐姐恩敬有加,对妻子王氏态度前后有差,后来听信别人的挑唆,休了王氏。妻子的族人告到朝廷,李元素被停职。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监察御史杨宁按其事,亚以为不直,密表陈之,宁遂得罪。
(2)元素少孤,奉长姊友敬加于人,及其姊殁,沉悲遘疾,上疏恳辞,从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27 08:04: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勉传

①李勉,字玄卿,郑王元懿曾孙也。

②至德初,从至灵武,拜监察御史。时关东献俘百余,诏并处斩,囚有仰天叹者,勉过问之,对日:“某被胁制守官,非逆者。”勉乃哀之,上言日:  “元恶未殄,遭点污者半天下,皆欲澡心归化。若尽杀之,是驱天下以凶逆也。”肃宗令奔骑宥释,由是归化日至。

③勉以故吏前密县尉王啐勤干,俾摄南郑令,俄有诏处死,勉问其故,为权幸所诬。勉询将吏日:“上方藉牧宰为人父母,岂以谮言而杀不辜乎!”即停诏拘啐,飞表上闻,啐遂获宥,而勉为执政所非,追入为大理少卿。谒见,面陈王啐无罪,政事条举,尽力吏也。肃宗嘉其守正,乃太常少卿。王啐后推择拜大理评事、龙门令,终有能名,对称知人。

④肃宗将大用勉,李辅国宠任,意欲勉降礼于己,勉不之屈,为所抑。

⑤大历四年,除广州刺史,兼岭南节度观察使。番禺贼帅冯崇道、桂州叛将朱济时等阻洞为乱,前后累岁,陷没十余州。勉至,遣将李观与容州刺史王翎并力招讨,悉斩之,五岭平。前后西域舶泛海至者岁才四五,勉性廉洁,舶来都不检阅,故末年至者四十余。在官累年,器用车服无增饰。及代归,至石门停舟,悉搜家人所贮南货犀象诸物,投江中。

(节选自《旧庸书李勉传》)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是驱天下以凶逆也(__________) (2)肃宗令奔骑宥释(__________)
(3)乃太常少卿(__________) (4)李辅国宠任(_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勉询将吏日:“上方藉牧宰为人父母,岂以谮言而杀不辜乎!”
【小题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为权幸所诬 今其智反不能及
B.勉不之屈 如今人方刀俎,我为鱼肉
C.王啐后推择拜大理评事、龙门令    乃遣武中郎将使
D.投江中 今日事何如
【小题4】结合文意,判断③④两段画线句中两个“竟”的表意是否相同,请说明理由。
【小题5】联系全文,用三个四字短语概括李勉的主要品质。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曾祖叔恒,年十九登进士第,位终安阳令。祖俌,位终邢州录事参军。父嗣。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
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雠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笺奏,明年令狐作相,商隐屡启陈情,不之省。弘政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府罢入朝,复以文章干,乃补太学博士。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文思清丽,庭筠过之。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终身。

节选自《旧唐书》)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
B.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
C.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
D.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多与“名”的涵义相近或相反,与“名”相表里,所以也称“表字”。
B.古代男子15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还未壮,所以称做“弱冠”,后泛指男子15岁左右的年纪。
C.古代皇帝即位,都要改元,称元年。自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多以年号纪年。如文中的“开成二年”“会昌二年”“大中初”均采用帝王年号纪年法。
D.“迁”是古代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的词语之一,指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左迁”指降级。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商隐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做了朝廷命官,令狐楚每年给他衣食,还让他随考核官吏到上都任职,又提拔他为秘书省校书郎。
B.李商隐幸得贵人助;令狐楚因为李商隐是少年俊才而深加礼敬,使其与读书人交游;王茂元爱惜义山的才华,把女儿许配给他。
C.李商隐先后得到令狐楚和王茂元的赏识,又恰恰因为二人的党派之争陷入了困境,被令狐绹视为忘恩负义、品行不端之人。
D.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进入令狐楚的幕府后才开始写今体带对偶的章奏;他文思清丽,尤其擅写诔文和奠文。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令狐楚已卒,子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
(2)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同类题3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孝忠,本奚之种类。开元中以众归国授鸿胪卿同正以孝忠贵赠户部尚书孝忠以勇闻于燕赵形体魁伟长六尺余性宽裕事亲恭孝。天宝末,以善射授内供奉。后为偏将,破九姓突厥,先登陷阵,以功授果毅折冲。
上元中,李宝臣奏授左领军郎将。宝臣以孝忠谨重骁勇,甚委信之,以妻妹昧谷氏妻焉,仍悉以易州诸镇兵马令其统制。前后居城镇十余年,甚著威惠。
田承嗣之寇冀州也,宝臣俾孝忠以精骑数千御之。承嗣见其整肃,叹曰:“孝忠在焉,冀州未易图也!”乃焚营宵遁。
无几,宝臣死,其子惟岳阻兵不受命,朝廷诏幽州节度使讨之。滔以孝忠宿将善战,有精兵八千在易州,虑军兴则挠其后,乃使判官蔡雄说孝忠曰:“惟岳小子骄贵,不达人事,辄拒朝命。使君诚能去逆效顺,必受重任,有先归国之功矣!”孝忠然之,乃遣衙官随雄报滔,又遣易州录事参军董稹入朝。德宗嘉之,授孝忠检校工部尚书,仍赐实封二百户。
及朱滔、王武俊谋叛,将救田悦于魏州,虑孝忠踵后,滔军将发,复遣蔡雄往说之。孝忠曰:“李惟岳背国作逆,孝忠归国,今为忠臣。孝忠性直,业已效忠,不复助逆矣。”滔又啖以金帛,终拒而不从。易定居二凶之间,四面受敌,孝忠修峻沟垒,感励将士,竟不受二凶之荧惑,议者多之。
贞元二年,河北蝗旱,米斗一千五百文。复大兵之后,民无蓄积,饿殍相枕。孝忠所食,豆瓣而已,其下皆甘粗粝,人皆服其勤俭,孝忠为一时之贤将也。三年,加检校司空,仍以其子茂宗尚义章公主。孝忠遣其妻邓国夫人昧谷氏入朝,执亲迎之礼。上嘉之,赏赉隆厚。七年三月卒,时年六十二,废朝三日,追封上谷郡王,赠太傅,再赠魏州大都督,册赠太师,谥曰贞武。
(选自《旧唐书•张孝忠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元中以众归/国授鸿胪卿同正/以孝忠贵/赠户部尚书/孝忠以勇闻于燕赵/形体魁伟长六尺/余性宽裕/事亲恭孝
B.开元中以众归/国授鸿胪卿同正/以孝忠贵/赠户部尚书/孝忠以勇闻/于燕赵/形体魁伟/长六尺余/性宽裕/事亲恭孝
C.开元中以众归国/授鸿胪卿同正/以孝忠贵/赠户部尚书/孝忠以勇闻于燕赵/形体魁伟/长六尺余/性宽裕/事亲恭孝
D.开元中以众归国/授鸿胪卿同正/以孝忠贵/赠户部尚书/孝忠以勇闻/于燕赵/形体魁伟长六尺/余性宽裕/事亲恭孝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节度使,隋朝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
B.实封,唐朝封户有虚实之别,只有加实封的官员,才能享受到自己得到封户的租税。
C.尚,专指娶公主为妻,意为事奉公主。文中张孝忠的儿子就娶了义章公主。
D.册赠,以册书对死者追加封赐,文中“册赠太师”即追加太师职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孝忠擅长射箭,勇敢善战。他曾因擅长射箭被授官内供奉;担任副将时,攻破九姓突厥,冲锋陷阵,因为军功被授予果毅折冲。
B.张孝忠谨慎稳重,深得李宝臣信任。李宝臣将妻子的妹妹昧谷氏嫁给他,还将易州各镇兵马全部交给他统领。
C.张孝忠性情忠直,效忠朝廷。李惟岳不受命于朝廷时,他听从蔡雄劝说离开李惟岳,归顺朝廷;朱滔叛乱,他拒绝劝说和金帛诱惑。
D.张孝忠深明事理,礼仪周全。皇上将义章公主嫁给张孝忠的儿子,张孝忠于是入朝,奉行亲自迎亲的礼仪,受到皇上的赞赏。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承嗣见其整肃,叹曰:“孝忠在焉,冀州未易图也。”乃焚营宵遁。
(2)孝忠修峻沟垒,感励将士,竟不受二凶之荧惑,议者多之。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司空图,字表圣,本临淮人。图咸通十年登进士第,主司王凝于进士中尤奇之。凝左授商州刺史,图请从之,凝加器重。洎凝问宣歙,辟为上客。召拜殿中侍御史,以赴阙迟留,责授光禄寺主簿,分司东都。

乾符六年,宰相卢携罢免,以宾客分司,图与之游,携嘉其高节,厚礼之。尝过图舍,手题于壁曰:“姓氏司空贵,官班御史卑。老夫如且在,不用念屯奇。”明年,携复入朝,路由陕虢,谓陕帅卢渥曰:“司空御史,高士也,公其厚之。”渥即日奏为宾佐。其年,携复知政事,召图为礼部员外郎,赐绯鱼袋,迁本司郎中。

其年冬,巢贼犯京师,天子出幸,图从之不及,乃退还河中。时故相王徽亦在蒲待图颇厚数年徽受诏镇潞乃表图为副使徽不赴镇而止僖宗自蜀还次凤翔召图知制诰寻正拜中书舍人。其年僖宗出幸宝鸡,复从之不及,退还河中。

龙纪初,复召拜舍人,未几又以疾辞。河北乱,乃寓居华阴。景福中,又以谏议大夫征。时朝廷微弱,纪纲大坏,图自深惟出不如处,移疾不起。乾宁中,又以户部侍郎征,一至阙廷致谢,数日乞还山,许之。

昭宗迁洛,欲归梁,柳璨希贼旨,陷害旧族,诏图入朝。图惧见诛,力疾至洛阳,谒见之日,堕笏失仪,旨趣极野。璨知不可屈,诏放还山。

图有先人别墅在中条山之王官谷,泉石林亭,颇称幽栖之趣。自考槃高卧,日与名僧高士游咏其中。晚年为文,尤事放达,尝拟白居易《醉吟传》为《休休亭记》。图既脱柳璨之祸还山,乃预为寿藏终制。故人来者,引之圹中,赋诗对酌,人或难色,图规之曰:“达人大观,幽显一致,非止暂游此中。公何不广哉!”图布衣鸠杖,出则以女家人鸾台自随。岁时村社雩祭祠祷,鼓舞会集,图必造之,与野老同席,曾无傲色。王重荣父子兄弟尤重之,伏腊馈遗,不绝于途。唐祚亡之明年,闻辉王遇弑于济阴,不怿而疾,数日卒,时年七十二。

(节选自《旧唐书》)

(注)①屯奇:艰难,不顺利。②考槃:避世隐居。③寿藏:生时所建的墓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故相王徽亦在/蒲待图颇厚/数年/徽受诏镇潞/乃表图为副使/徽不赴镇而止/僖宗自蜀还/次凤翔/召图知制诰/寻正拜中书舍人
B.时故相王徽亦在蒲/待图颇厚/数年/徽受诏镇潞/乃表图为副使/徽不赴镇而止/僖宗自蜀还/次凤翔/召图知制诰/寻正拜中书舍人
C.时故相王徽亦在蒲/待图颇厚数年/徽受诏镇潞/表图为副使/徽不赴镇/而止僖宗/自蜀还次风翔/召图知制诰/寻正拜中书舍人
D.时故相王徽亦在/蒲待图颇厚/数年/徽受诏镇潞/乃表图为副使/徽不赴镇/而止僖宗/自蜀还次凤翔/召图知制诰/寻正拜中书舍人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绯鱼袋指绯衣与鱼符袋,旧时朝官五品以上佩鱼符袋。
B.出幸原指皇帝出外所至,后也讳指帝王外逃避难。
C.相传夏禹铸九鼎,历商至周,为传国的重器。后以鼎代指国家政权和帝位。
D.伏腊指伏祭和腊祭之日,“伏”在夏季伏日.“腊”在十二月,也称冬月,泛指节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空图品行高洁,懂得知恩图报。他受王凝赏识,在王凝贬官任商州刺史时,请求跟从,因此更受器重;等到王凝任宣歙观察使时,他又被征召为上等门客。
B.司空图明晢保身,政治敏锐力强。他看到朝廷微弱,纪纲大坏,便“移疾不起”;柳璨陷害旧族,司空图惧怕被诛杀,故意失礼将手中笏板掉落在地,柳璨只好放他还山。
C.司空图性情放达,醉心山水文章。他归隐中条山别墅后,每天和名僧高士游赏赋诗还带朋友到他为自己营造的墓圹中赋诗对饮,
D.司空图平易近人,不居功自傲。退隐之后,司空图并未因为自己曾在朝中任职为官而自傲,他乐于参加民间活动,和村野老人同席而坐,从来没有表现出骄傲的神色。
【小题4】把下列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召拜殿中侍御史,以赴阙迟留,责授光禄寺主簿,分司东都。
(2)明年,携复入朝,路由陕虢,谓陕帅卢渥曰:“司空御史,高士也,公其厚之。”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忠嗣,太原祁人也。初名训,年九岁,以父死王事,起复拜朝散大夫,赐名忠嗣,养于禁中累年。肃宗在 忠邸,与之游处。及长,雄毅寡言,严重有武略。玄宗以其兵家子,与之论兵,应对纵横,皆出意表。玄宗谓之曰: “尔后必为良将。”忠嗣之功居多,因授左威卫郎将,专知行军兵马。是秋,吐蕃大下,晨压官军,众寡不敌,师 人皆惧焉。忠嗣乃以所部策马而前左右驰突当者无不辟易出而复合杀数百人贼众遂乱三军翼而击之吐蕃大败。忠嗣 居节将,以持重安边为务。尝谓人云:“国家升平之时,为将者在抚其众而已。吾不欲疲中国之力,以徼功名耳。” 每军出,即各召本将付其兵器,令给士卒,虽一弓一箭,必书其名姓于上以记之,军罢却纳,若遣失,即验其名罪 之。故人人自劝,甲仗充牣矣。忠嗣在河东、朔方日久,备谙边事,得士卒心。玄宗方事石堡城,诏问以攻取之略, 忠嗣奏云:“石堡险固,吐蕃举国而守之。若顿兵坚城之下,必死者数万。请休兵秣马,观衅而取之,计之上者。” 玄宗因不快。李林甫尤忌忠嗣,日求其过。令济阳别驾魏林告忠嗣。玄宗大怒,因征入朝,令三司推讯之,几陷极 刑,会哥舒翰代忠嗣为陇右节度,特承恩顾,因奏忠嗣之枉,词甚恳切,请以已官爵赎罪。玄宗怒稍解。十一月, 贬汉阳太守。七载,量移汉东郡太守。明年,暴卒,年四十五。其后哥舒翰大举兵罚石堡城,拔之,死者大半,竟 如忠嗣之言,当代称为名将。先是,忠嗣之在朔方也,每至互市时,即高估马价以诱之,诸蕃闻之,竞来求市。故 蕃马益少,而汉军益壮。及至河、陇,又奏请徙朔方、河东戎马九千匹以实之,其军又壮。迄于天宝末,战马蕃息。 宝应元年,追赠兵部尚书。
(选自《旧唐书•王忠嗣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忠嗣乃以所部策马而前左右/驰突当者/无不辟/易出而复合/杀数百人/贼众遂乱/三军翼而击之/吐蕃大败
B.忠嗣乃以所部策马而前/左右驰突/当者无不辟/易出而复合/杀数百人/贼众遂乱/三军翼而击之/吐蕃大败
C.忠嗣乃以所部策马而前/左右驰突/当者无不辟易/出而复合/杀数百人/贼众遂乱/三军翼而击之/吐蕃大败
D.忠嗣乃以所部策马而前左右/驰突当者/无不辟易/出而复合/杀数百人贼众遂乱/三军翼而击之/吐蕃大败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禁中,指帝王所居宫内,也作“禁内”。帝王所居宫苑,因不许人随便进出,故称。
B.爵,爵位,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C.天宝,唐玄宗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
D.追赠,是指朝廷对作出特殊贡献的人授予某种官职、勋位,以表示对其业绩的肯定。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忠嗣早受皇恩。因父亲为王事而死有功,小时候就被皇帝赐名并收养在禁中;长大后,皇帝与他谈论兵法,认为他有良将之才。
B.忠嗣持重安边。他注重安抚军队,不愿通过疲敝军力来沽名钓誉,同时想方设法使得甲仗充足。又通晓边事,受到士卒爱戴。
C.忠嗣富有武略。皇帝向他征求攻打石堡城的攻略,他认为现在攻打代价过大,应该休兵秣马。之后,哥舒翰率兵攻击,果然战败。
D.忠嗣遭人排挤。李林甫特别忌恨他,总是挑他的过错,并指使人向皇帝告发他的罪过。虽然哥舒翰上奏求 情,但他最终还是被贬官。
【小题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顿兵坚城之下,必死者数万请休兵秣马,观衅而取之,计之上者。
(2)先是,忠嗣之在朔方也,每至互市时,即高估马价以诱之,诸蕃闻之,竞来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