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夜宿田家

戴复古

簦笠①相随走路歧,一春不换旧征衣。

雨行山崦黄泥坂②,夜扣田家白板扉。

身在乱蛙声里睡,心从化蝶梦③中归。

乡书十寄九不达,天北天南雁自飞。

(注)①簦笠:古代的一种有柄的笠。②坂:山坡。③化蝶梦:《庄子·齐物论》中庄子曾梦化蝴蝶。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极写了诗人行迹无定、四处漂泊、仆仆道途之久且远的孤苦情状。
B.颔联承首联写诗人行路难,而写农家的贫困,则从侧面表现旅况凄苦。
C.诗的第六句巧妙化用庄周化蝶的典故,抒写诗人自己的迷惘惆怅之感。
D.本诗借景抒怀,描写浓墨重彩,层次清晰,流转自然,颇具晚唐风味。
【小题2】诗中最后两句有何含义?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2-27 02:55: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水调歌头叶梦得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攲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净胡沙
(注)①此词为作者退居太湖边的卞山时所作。②东山老:指东晋名臣谢安,曾隐居东山,故名。他是历史著名的以弱胜强战例——淝水之战的总指挥。③胡沙:即“胡尘”,指代北方各族发动的战争。
【小题1】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霜信报黄花”,黄花即菊花,词句倒装,意实为“黄花报霜信”。
B.“拼却鬓双华”句,意为毕生奋斗,终于赢得光华似锦的晚年。
C.作者所居并不靠海而临太湖,“沧海”指烟波浩渺的万顷湖光。
D.“边马”“胡笳”,勾勒出马蹄踏踏、羌管悠悠的北方边地景色。
【小题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窗”两句,既写出了环境的幽清孤寂,也由门前的小路折射出作者的九曲愁肠。
B.上片三层,先写一景,再设一问一答,一波三折,如三叠之瀑,曲尽回荡之美。
C.一个“恨”字,抒发了作者空在四方飘游无所成就的自责自罪、自怨自艾的怅惘心情。
D.论者以为,叶梦得词风格颇似苏轼,而这首词从风格看也确应属于“豪放词”。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题目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①

李纲②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逾,人谋克壮,索虏岂能吞噬!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

奇伟!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延晋祚,庇烝民,周雅③何曾专美!

注释:①晋师胜淝上:指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前秦的苻坚以百万之师犯晋,东晋谢安指挥八千军士在淝水抗击,并大获全胜。②李纲:北宋末、南宋初的抗金名臣。③周雅:指《诗经》中赞颂周宣王战功的诗篇。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晋师胜淝上”,晋师大败苻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保住了晋国的安全,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这对南宋有重大的历史借鉴意义
B.上片首先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长江形势图,眼前只看到长江雪浪,滚滚滔滔,千里奔腾,一泻而下,阻隔南北。如此天险,北方的金兵是难以逾越的。
C.“结阵当蛇豕”中的“蛇豕”意思是毒蛇和野猪,在这里比喻凶残的敌人。“破强敌”三句写谢安指挥若定,从容不迫,对部下颐指气使,十分严厉。
D.“延晋祚,庇烝民,周雅何曾专美”写东晋在淝水取得胜利,使国运延续,人民得到庇护,其功业之伟大,虽“周雅”所歌颂的周宣王中兴也不得专美于前了。
【小题2】下列诗句中的“鹤”,与“夜闻数声鸣鹤”中的“鹤”所表达的意境相同的一项是
A.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诗经·小雅·鹤鸣》)
B.闻鹤唳而心惊,听胡笳而泪下。(南北朝·庾信《哀江南赋》)
C.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唐·崔颢《黄鹤楼》)
D.夜鹤晓猿时复闻,寥寥长似耿离群。(宋·林逋《山中寄招叶秀才》)
【小题3】词中“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一句描写了一幅什么画面?蕴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