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赴建康过京口呈刘季高

宋 叶梦得

客路重经黄鹄前,故人仍得暂留连。

长枪大剑笑安用,白发苍颜空自怜。

照野已惊横雉堞,蔽江行见下楼船。

灞陵醉尉无人识,漫对云峰说去年。

(注)①刘季高:叶梦得的好友,叶、刘两人都遭到以秦桧为首的主和派排挤。②雉堞:指防守的壁垒。③下楼船:指金兵浮江而下,楼船千里,进攻建康。④灞陵醉尉:西汉时,李广和一名随从返家时至灞陵亭,灞陵尉喝醉了酒,禁止他们通行,二人只得夜宿亭下。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重经京口,得以暂时和故人相聚,算是此行的可喜之事。
B.“照野”句写战场上烽火照野、战垒横陈,表达了诗人对前线战士殊死战斗的赞美。
C.尾联中,诗人借李广无人识的典故说自己无人识,“漫”字看似随意,实则蕴含悲痛之感。
D.本诗诗意悲慨苍凉,诗人对友人感叹时事,对议和深为不满,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小题2】请简要赏析颔联中“笑”“空”二字的表达效果。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2-28 11:01: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满江红·赤壁怀古
戴复古①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②,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注】①戴复古,南宋词人。其时南宋小王朝偏安一隅、苟且求存,抗金少有胜利。 ②曹瞒:曹操小名阿瞒。
【小题1】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与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相比,戴词显得气势平淡,不如苏词的气势雄伟。戴词以议论入题,感情深沉。
B.“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运用对偶手法,把战争的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贴切地描绘出吴蜀联军的高昂士气。“貔虎”比喻勇猛的军队。
C.“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诗句写出了由三国至今,改朝换代的事情已经发生了不止一次,历史的往事、风流人物也随着滚滚长江水而流逝,即事悟理。
D.“杨柳为谁春,摇金缕”与 姜夔的《扬州慢》结尾处“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都用写哀景抒发悲情的手法 。
E. 本词上片末尾句使用了过渡,“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传神地写出曹军崩溃之快周瑜取胜之速,用“今如许?”转折一问,将目击伤心的国事全融入问中。
【小题2】此词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都写到周郎故事,该故事在两词中的作用有何异同?请简要回答。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一剪梅
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
【南宋】刘克庄
束缊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天寒路滑马蹄僵,元③是王郎,来送刘郎④。
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注】①实之:王迈,字实之,刘克庄好友。  ②束缊(yùn):捆乱麻做火把。  ③“元”通 “原”  ④“刘郎”:唐代刘禹锡多次被贬,自称“刘郎”。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
A.起句“束缊宵行十里强”开门见山写连夜而行的情状,“宵行”暗示远行的劳苦,为下文抒发离别的凄苦奠定了感情基础。
B.诗囊中的诗篇是词人的心血结晶,因而宁舍衣囊不舍诗囊,“挑得诗囊,抛了衣囊”表现了词人的嗜书如命的书生本色和视钱财如粪土的高洁情操。
C.“天寒路滑马蹄僵”,句中一个“僵”字写尽了艰苦之状,虽在说马,但行人颠簸于马背,冒着寒风艰难赶路的情景已跃然纸上。
D.“元是王郎,来送刘郎”表现了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刘克庄自称“刘郎”,也有以唐代锐意改革而屡受打击的刘禹锡自比之意。
E. “酒酣耳热说文章”一句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在内容上点明两位诗人志同道合,还极含蓄地表达了他们对时事的评论和对忧愤的倾泻。
【小题2】词作下片刻画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