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会唱歌的泥巴

谢庆立

   我家的书架上,有几只漂亮的泥泥狗,那是用地道的黏土黄泥巴捏成,身着黑底,彩绘线点,造型古拙。儿子对它们感到好奇,有月亮的晚上,常常拿到阳台上去吹,其声呜呜,时而夹杂一丝清亮,袅袅飘入夜空的云层;时而沉闷如布谷的啼鸣,仿佛一下子跌入近处的花荫。你很难想象,这样的音乐竟来自一捧普通的泥巴。
是谁给了这泥巴色彩和旋律,是谁赋予这泥巴以生命的形体,让它抛去了泥土的外壳,发出激越、低沉而辽远的歌吟?
我家的泥泥狗来自妻子的故乡——河南省淮阳县,古称陈州,传说为“三皇五帝”之首——伏羲氏建都之地。在我和妻子(当时的女友)认识的第二年,农历二月的一天,她领我游“人祖庙会二月会”。在“二月会”期间每天都有数万来自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他们在伏羲陵和女娲观前朝祖进香,盼民富国强,好运相随。
我不愿在进香的人群中挤来挤去。女友说:“咱们去买些泥泥狗吧,那是真正的民间艺术。”我并不知道泥泥狗为何物,就嘲笑她:“泥泥狗是泥土做的,算什么‘艺术’?”女友告诉我,泥泥狗是淮阳泥玩具的总称,传说它是为伏羲、女娲看守陵庙的神狗。按当地风俗,买几只泥泥狗带在身边,可以消灾免祸。片刻,我们来到了太昊陵的南门,只见满街是一床床的彩色泥塑,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有几位少女把泥泥狗的一端含在唇上正在试吹,那时高时低的声音就满街里飘着。
我在一个摊前停了下来,或许是摊主的相貌吸引了我。他看上去有80多岁,满脸的皱纹如沟壑纵横,胡须头发全白,但身板硬朗。他卖的泥泥狗色彩艳丽,多以黑色垫底,周身施以五彩纹饰。老人告诉我,他做“泥泥狗”的手艺是祖上传下的,到他这一辈已是九代了。说这话时,老人从箱子里拿出一些形体怪异的泥玩具,其造型多是人兽同体或奇禽异兽同体,有“九头鸟”“人头狗”“娃娃头”“双头狗”“人面兽”等30多种。
“娃娃头”是我最喜欢的一种,状似葫芦,细端留发音孔,粗端有调音孔四五个,颇似古代的乐器陶埙。我正准备试吹时,老人又递给我一只“人祖猴”,其头部和腹部也有几个音孔。还有一些古怪的造型,隐隐透出原始图腾的神秘气息。
那天,我买了老人创作的“娃娃头”和“人祖猴”。之后的十多年,这些泥玩意儿随我东奔西走,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它们并没给我带来太好的运气,但也实在没有大的灾难降临于我。2015年5月,我清理积年的旧书时,发现它们仍在箱子下面安卧着,竟然连一只也未损毁!
曾在《美术史论》中读到一段关于泥泥狗的文字,说这种民间艺术于女娲造人传说,其造型和纹饰至今保持着原始风貌,现代考古学称它为“真图腾,活化石”。在近年出版的《淮阳县志》里,我看到国内外有关专家已注意到泥泥狗的民俗文化价值,并着手研究。现在,泥泥狗的制作不仅延续了这一古老的风俗,也成了当地的一种产业,生产者已超过600户,仅在海外的年销售量就达500万余件。据说,在海外华人社会里,只要你说来自泥泥狗的故乡,他们就知道你来自中原的淮阳,即使举目无亲,也可以找到亲人。
于是,我对泥泥狗这种民间艺术又多了些认识,对那片土地上的民间艺人也生出了敬意。这敬意源于我与土地的血缘,也始于我40岁时的人生顿悟——沉默,则回归泥土的本真;歌唱,则超越泥土的躯壳,发出属于内心的音响。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泥泥狗造型古拙,甚至还有一些荒诞怪异,却让“我,感受到古代社会原始图腾的神秘气息。
B.文中“我”的情感态度有一个渐变的过程,从最初对泥泥狗的不屑到后来的喜欢,再到最后生发出对制作泥泥狗艺人的敬意。
C.“满脸的皱纹如沟壑纵横,胡须头发全白”,传达出“我”对泥泥狗这种民间艺术难以传承的担忧。
D.泥泥狗于女娲造人的传说,伴随着古老的民俗活动而遗存下来,寄托了人们消灾免祸、好运相随的愿望。
【小题2】从文章画线句子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①你很难想象,这样的音乐竟来自一捧普通的泥巴。
②2015年5月,我清理积年的旧书时,发现它们仍在箱子下面安卧着,竟然连一只也未损毁!
【小题3】文章最后说“我对泥泥狗这种民间艺术又多了些认识”,请根据文本具体分析“我”有了哪些 “认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29 04:47: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每个门槛下面都有一把钥匙
一缕烟,一个家。
顺子站在回村的路口。望着村子里那一缕一缕的炊烟从树梢上冒出来,望着自己家的房子在树林里闪烁着,顺子心里有些紧张又有些害怕。
三年了。他离开村子都三年了。
但顺子的心从没离开过这个村子。村里的人靠种地为生,每天早上,孩子们背了书包去上学,大人们便扛了锄头下地去干活。一把锁锁了门,钥匙就丢在门槛下,家家户户都这样。
在村里,谁都知道谁家的钥匙放在什么地方。有时,老张在地里干活,种子完了,要回家取种子,老李便从地里冒出头对他喊,老张呀,顺道上我家给我捎壶水来吧。老张就会走到老李家门前,从老李家门槛下取出钥匙开了门,拿了水壶。那样子就好像是进自家的门一样。因此,锁在村子里就成了一个摆设,真真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
顺子家的钥匙也是放在门槛下的。顺子的父亲几年前就去世了。尽管那时顺子已远离村子上了高中,一个星期才回家一次,但母亲去地里忙时,还是习惯将钥匙放在门槛下。
顺子明白,母亲是想让他回来随时都能进门。
可是,就在三年前,顺子的母亲突然病倒了,村里人帮忙将她送到了县医院。村长要为顺子母亲筹钱治病,母亲不让。
然而,要治好母亲的病,需要一大笔钱。顺子和母亲相依为命,上哪儿找这么多的钱呀。
顺子整整想了几天,为了救母亲,他决定铤而走险。
顺子有个同学,父亲是企业的老板,很有钱。前两天,他们一家外出旅游去了。
那天晚上,顺子等护士查过房,母亲也睡下后,便一个人悄悄出了门。
他在同学家的那扇门前定定地站了好长时间,还是伸手按下了门铃。他想,这时要是屋里有人,他就会放弃那个念头的。
可他等了好长时间,屋里却是没有动静。
也许这就是老天的安排吧。
那是一款梅花牌的锁子。顺子很是费了一些劲儿,才把它弄开。
顺子很快就找到了钱。顺子还没见过这么多的钱。他的手都有些抖了。哗哗的,他好像都能听得见自己手抖动的声音。
顺子将钱拿出来,又放了一些回去,再想了想,又放了些回去。他将手里的钱掂了掂,确定这些钱足够给母亲治病了,才将钱揣进包里,出了门。
两天,仅仅两天,警察就将顺子从医院里带走了。
顺子被定为盗窃罪,判了三年半。
顺子沿着回村的路,一步一步往前走着。
正是黄昏,在地里干活的村里人都开始回家。回家早的人,正从门槛下面摸出钥匙打开门。顺子借着黄昏作掩护,悄悄地走到自家的门前。
门锁着,那锁看起来冷冰冰的。
顺子习惯地弯下身子,将手伸进门槛下面。竟然摸到了钥匙。三年呀,难道这把钥匙一直在门槛下躺了三年?
顺子进了门,反手将门关上。想了想,他又拿出那把锁,把手从门缝伸出去,将门锁上,也许是出于习惯,他锁上门后,顺手将钥匙放在了门槛下。这样,从他门前经过的人,就不会发现他回来了。他这次回来,只是想偷偷地看一眼这个家,看一眼他的母亲。他是没脸再在这里待下去的。
顺子走到窗前拉好窗帘,才打开灯。
屋子里的一切都和三年前一样,不一样的是,三年前,每次回到家里,母亲就会忙前忙后,而现在,母亲却一动不动地待在墙上的相框里。
那天晚上,顺子睡得很沉。直到第二天快中午时,他才被开锁的声音弄醒。
他竖起耳朵听了听,确实是开锁的声音,而且就是他家的门。顺子赶忙起床,他从卧房里走出来时,见一个女人正推开他家的门,走了进来。
女人看见顺子,吃了一惊。接着,她的脸由吃惊变为了惊喜。
女人说,顺子,你回来了?
这女人是村里蒋木匠的媳妇,她怎么进到我家里来了?
顺子的疑惑写在了脸上。蒋木匠的女人便说,顺子,回来了好呀,村里人都说你是个孝子,你娘走时对村长说,要他帮着看好这个家等你回来。村长便安排人每隔一段时间,就来你家帮着打扫打扫,他想让你回来时,家里是干干净净的。这不,今天轮到我了。
蒋木匠的媳妇说着,就开始扫地抹桌子。
顺子也在抹,不过他抹的是脸上的泪,不知怎的,那泪越抹越多。
蒋木匠的媳妇打扫完屋子,便出了门。顺子也跟着蒋木匠的媳妇走出了门。那时已近中午,顺子看见村子里的人开始陆续从地里回来,他们走到门前,从门槛下掏出钥匙打开了门上的锁。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顺子的父亲去世后,顺子和母亲相依为命。顺子在外读书一个星期才回家一次,母亲将钥匙放在门槛下,希望顺子能常回家看看。
B.“那锁看起来冷冰冰的。”“冷冰冰”三字写出了顺子的情绪低落:母亲去世使他感到家的温暖不再,出狱回村又担心遭受冷落。
C.蒋木匠的媳妇从吃惊到惊喜,顺子从疑惑到释疑,小说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表现了他们两人在乍一见面之后的心理变化。
D.小说从顺子出狱回家写起,而将因盗窃入狱等情节穿插在故事中间,这种把情节高潮置于开头的写法,造成悬念,增加了情节波澜。
E. 小说写了法律对人的规范和良好的社会风尚对人的感化,侧重表现了风尚引人向善的作用,展现了人性的淳朴和社会的和谐之美。
【小题2】顺子的内心矛盾复杂,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简要分析。
【小题3】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结尾匆匆收笔,显得仓促。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苗绣,苗族的刺绣。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楚绣、与湘绩、汉绣同流而异源。古代苗族妇女养蚕主要是为了获得制作刺绣使用的丝线。苗绣主要用于装饰衣服,也用在裤脚和鞋面。在衣服上以栏杆形式围在肩膀和袖口。黔东向苗族的盛装刺绣,衣饰部位不是栏杆形式。苗绣针法有平绣、辫绣、结绣、缠绣、绉绣、贴花、抽花、打子、堆花等十几种,其中辫绣、结绣是苗绣中特有。辫绣是先将8根或12根同色丝线纳成“辫子”,然后再回旋缀于底布成花,多用于“男性之衣”(“鸟爸”)的盛装中,绣品风格粗犷凝重。结绣则将丝线在针头挽数结,然后抽针,如此反复插满成花。苗绣图案多是鸟、鱼、花、果子。在盛装的大型图案中,出现庞大、凶猛的动物,如龙、大象、狮子等。龙在苗绣中有虫龙、水龙、牛龙等形态。黔东南苗绣图案中的蝴蝶多被解释为与神话传说中的图腾有关。苗绣一般先在绣布上绘或贴上图案。黔东南苗族妇女不直接在衣物上刺绣,而是先制成与装饰部位大小相同的绣件,再缀到衣物上相关部位,这样一方面便于操作,也便于单独取下来保护或替换。

(摘编自《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南地区卷》)

材料二:

苗绣是苗族人的文化读本。从启蒙开始,苗族人就可以从苗绣里学习生活常识,认识草木动物,学习纺线耕田,了解节日习俗,解读神话、宇宙天体等,无所不可。乍一看这本“书”,罗列的事物真不少,率性随意,缺乏归纳,但如果仔细阅读,你便会发现,它所表现的内容也都是经过了严格选择的,而且不乏思想深度。苗族先人把祖祖辈辈获得的人生智慧,都隐藏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苗绣故事中。

苗绣一直无声无息深藏不露,20世纪后半叶才逐渐被发现。有趣的是,它被发现的时间与读图时代几乎同步,苗绣本身的艺术特质和读图时代的美学趣味显然不谋而合。神秘的气息,独特的想象,呆萌的造型,饱满的情感,让我们惊叹相见恨晚。

(摘编自解如光《十指春风 一绣千年》,《人民日报》2019年2月23日)

材料三:

目前,民间手工技艺的主导传播形式多依托出版物或博物馆等相对静态的媒介,传播途径单一。实际上,民间手工艺的文化形态非常丰富。以苗绣为例,其非物质文化形态至少包含三种:苗绣中的图案,苗绣的针法和绣法,苗绣中承载的文化等。这些丰富的内容仅仅依靠静态形式传播显然是不够全面和详尽的。尤其是苗绣的刺绣技法十分复杂,无法仅仅依靠静态形式记录,借助摄像和三维动画等形式能更好地记录和还原刺绣复杂的过程。另外,传承主体的口述记录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传承的一种重要形式,利用视频记录显然比单纯用文字记录更为方便、生动、鲜活。移动互联网上灵活多样的数字化观看模式可以改变传统出版物和博物馆等媒介相对静态和单一的展示方式,观众能进行个性化的选择,深入、反复地观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摘编自罗丹《民间手工艺遗产基于移动终端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苗绣的另外两方面特点。
(1)图案:具有丰富的艺术特质.
(2)针法和绣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承载的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狗与乡土

李汉荣

 狗是大地上的古典主义者,骨子里最喜欢古老的乡土。喜欢白墙青瓦、桃红柳绿、鸡鸣鸟叫的村庄,喜欢传统农业,喜欢四季分明的农事,它虽然不解农事,但它一直试图理解并想加入农事,我们经常看到农人后面跟着一只或数只狗,它们或走在田埂,或卧于地畔,总是用尊敬、羡慕、求教的目光观察农人的耕作,虽然它的研究自古迄今似乎没有多少进展,但这至少透露了狗对土地、农业和农人的宗教般的崇拜。被一些浅薄人、势利眼一向瞧不起的朴素勤劳的农人,在狗的眼里却是真正的唯一值得崇拜的神灵:他们为什么就那样千年如一日地不辞劳苦呢? 他们为什么就那样能干呢? 硬是无中生有地在土地里发明出那么多好看的好闻的好吃的好喝的?它怎么花了千万年时间也看不懂学不会一点点呢? 农人不是神谁还能是神呢? 可以想象,狗的内心里一定汹涌着对农人的原教旨主义般的狂热崇拜。

狗不仅是坚定、虔诚的乡村古典主义者,也是热情、积极的浪漫主义者。它喜欢率性散漫、自由自在,喜欢通俗的狂欢,只要发现哪里有什么动静,它都会赶去凑凑热闹,并发表几句未必准确却也并非全然凌空蹈虚、不着边际的议论,在乡村的任何一个节日、聚会,以及婚嫁丧娶的仪式上,都少不了狗的身影,狗其实早已是乡土文化的一部分,是民俗风情里的一个鲜活诙谐意象和经典符号,天然地带着哲学和喜剧色彩。在许多场合,若没有狗的参加,就少了许多情趣、气氛和意味。

写到这里,我想起一件往事,值得一说。多年前深秋的一天,我和亲人住故乡坡地上安葬故去的父亲,当时云暗天低,我悲凄的心里也笼罩着无边的灰暗与虚无,觉得人活一世真是徒然,父亲埋了祖父,我埋了父亲,我的孩子以后又理我。世世代代就这样活下去也埋下去,最终把地球埋成一座万古大坟包,这就叫生命的意义? 这么想着,心就坠到一个深不见底的黑窟窿里了,那个叫作“死”的东西正在将我平日里用文字和诗句极力捕捉和显现的所谓生的意义全部捉拿走了,只剩下了存在的虚无和生存的徒劳……在这时,我看见了跟随出殡人群赶上山来的邻居家的那只名叫“黑黑”的黑狗,它从附近苞谷地里奔跑出来,在我们身边刚成型的坟头转了一圈,低着头好像记起了什么,不时瞅瞅我们显然比往日阴沉得多的脸,然后,走到离坟不远的坡梁,蹲下来,很沉默的样子,忽然,它汪汪叫了几声,又似乎意识到有什么不妥而很快静下来。我于是开始留意它,心绪也渐渐从那个无底黑窟窿里往上浮出。我首先看见了它那同情的目光,我同时看见了它身后那层层叠叠的大巴山的峰峦,而在峰峦的上方,是云雾散去后渐渐亮开的无尽苍穹。苍穹之上,有一些鸟飞过去,又有一些鸟飞过来,像在天上开运动会,或举办以云彩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而在乌影的右上空,一弯白昼的月亮现出淡银色的括弧状轮廓。月亮此时仍在为天空值班,那么,月的后面,毫无疑问还排列着无数的星星和星河,等待着出场,或者它们无须出场,它们一直都在现场,在它们的车间、田野、广场和书房里,一直都在那里注视和沉思,一直在分担着什么,分担宇宙安排给它们的工作,也分享在分担中所体验的一切快乐和不快乐,以及生荣死哀。想到这里,我竟然泪流满面了,啊,此时,我面对的这一切,这忧伤的狗、无言的远山、月儿出示的括弧(括弧暗示着什么? 或等待填进去什么?),以及那暂时隐逸于白昼后面的无尽星群、无穷时间和无限空间,这一切,都在分担着它们自身命运的同时,也在分担着我的命运,分担着属于我的生的压力和死的哀伤。 是的,此时呈现的天地万物和苍穹宇宙,都在笼罩和帮助着小小的人间,都在帮助我减轻灵魂的负袒! 想到这里,我流着泪的心里,竟有了一种细微然而却来得很深的温暖,有了一种比死的背景更广阔的生的慰藉,有了一种比所谓的诗意更广阔深邃的难以名状的宇宙意识和生命况味。

是那只忧伤的狗,及时向我提醒了,在父亲新坟不远的地方,在我们头顶,还存在着值得感念的这一切,这辽阔、永恒的一切……

  (摘自《散文》2017年第6期)

【小题1】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视角独特,从狗与乡土联系的角度形象地展现了狗与乡土、与农人的密切联系。
B.作者笔下的狗率性散漫、自由自在,但它通人性,对农人允满了狂热崇拜和深切同情。
C.文章的讲言清新、灵动、鲜活,很有张力,语句背后闪烁着迷离丰饶的情思、理趣和意境。
D.写给父亲上坟时“黑黑”的表现,目的足形象地反映狗已成为乡士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小题2】这篇文章结尾引人深思,请从内容、结构和效果上简要分析。
【小题3】本文主题深刻,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18年2月2日,《2017-2018中国共享经济行业全景调查报告》发布。
报告指出,我国共享经济发展势头强劲,2017年行业规模达到5.72万亿元。目前,共享经济主要分为出租使用权、置换所有权、知识技能共享三种经营模式。其中,出行共享由于存在高频需求特点,用户黏性高,最受消费者青睐。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共享经济企业融资总额达千亿元,共享汽车获投总金额居于首位,或将成为下一行业风口。
相比于表现突出的共享出行、空间共享领域,共享充电宝的前景引发担忧。报告指出,共享充电宝的盈利模式类似共享单车,且损耗率与硬件成本更低,但存在质量安全及信息安全隐患,面临充电技术变革风险,共享充电宝用户增长率呈现下降趋势。
报告指出,与外国相比,国内共享经济目前领先企业数量、企业估值均不及国外,但国内共享经济企业数量增速更快,发展势头强劲,部分领域企业成功突围开启全球化征程。鉴于国内市场广阔,未来发展前景可能较国外更好。
(摘编自南方网)
材料二:
2012-2018年中国互联网共享经济市场规模及预测

2014-2020年中国移动出行用车用户规模及预测

(注)E:Estimated的缩写,估算。图二柱状图为用户规模(亿人),百分比为增长率。
(摘编自《2017-2018中国共享经济行业全景调查报告》)
材料三:
Uber、Airbnb,特别是共享单车的风靡,带来了“共享经济”这个新名词。市场上的共享事物如雨后春笋般涌出来。共享经济的经济新模式颠覆了传统商业模式,带来了个体经济的强势回归,也增加了消费者的福利。共享经济给了供求双方更自由的选择,也自下而上推动着制度变革,提升了经济运行的效率。人们说,共享经济来了。
在共享经济市场上,有一种新生事物也吸引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商业资本的关注。它便是诞生于广东省中山市的ZHO共享纸巾。
现在,中国的共享经济新业态正是一派“阳光普照”。在国家政策层面,“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政府所鼓励的,各种形式的共享经济,都搭上了这趟便车,要么一路绿灯,要么经过一番博弈,最终也大多胜出。而在大众层面,一般对高科技发展都高看一眼,对挑战银行、出租车等“旧势力”的技术创新,都是一片欢呼。而我们也不难得出,ZHO共享纸巾能够迅速风靡全国,得到消费者和资本市场的青睐,也离不开上述两个宏观背景。
(摘编自中国网)
材料四:
“共享经济”的概念首次由马科斯·费尔逊在20世纪70年代以研究个人汽车共享和租赁时提出,而“共享经济”在经济社会中具体的表现模式,则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才得以出现。此种新经济模式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以消费者之间的分享、交换、借贷、租赁等共享经济行为作为基本特征,成为当今创新经济发展的新潮流。共享经济这一新型经济运行模式的快速发展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了直接的改变,也是信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共享经济模式,其本质仍然是供给和需求双方通过市场交易促成双方效益的实现。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供需双方的交易模式、交易空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智能信息终端,市场交易场所虚拟化为互联网平台,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促进了经济社会中闲置的资源得以实现信息化、碎片化,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互联网平台使得这些资源高效、灵活地组织起来,满足供需双方的需求,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传统市场经济中基于市场供需关系力量的“交换经济”逐步转向基于分享和一般生产生活资料的共享经济。共享经济模式的出现是市场经济深化和广化的新阶段,在互联网时代,共享经济模式的产生存在必然性。
(摘编自《“共享经济”的经济学分析》)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共享充电宝的盈利模式类似共享单车,损耗率和硬件成本低,但因为共享充电宝质量安全等无法保证,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B.出行共享需求量大、用户黏性高,在2017年我国共享汽车获投总金额居于第一位,使共享汽车可能成为风险最大的行业。
C.从2012年开始,我国互联网共享经济市场行业规模每年都呈递增趋势,并且发展迅猛,预计2018年达到近年来的最高值。
D.共享经济是供需双方通过交易促成双方效益实现的新经济模式,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共享经济的交易是在消费者之间进行的。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中国互联网共享经济市场规模的增长率从2014年开始呈下降趋势,这说明共享经济的市场发展势头虽猛但利润减少。
B.中国移动出行用车用户规模的增长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其中2016年下降明显,这说明用车方面的共享经济变化巨大。
C.2014~2020年中国移动出行用车用户规模呈逐年上升趋势,预计2020年有6亿多人,这说明有部分人已放弃购车打算。
D.中国移动出行用车用户的规模和增长率与中国互联网共享经济市场的规模和增长率从2015年开始,已保持基本一致。
E. 广东中山市的ZHO共享纸巾是当前共享经济市场上的新生事物,消费者和商业资本的关注使ZHO共享纸巾迅速风靡全国。
【小题3】结合材料,请简要概括共享经济在我国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