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根据下面一则消息,为它拟个标题,不超过12个字。(4分)
【法新社华盛顿1 2月8日电】美国总统奥巴马今天公布一项新计划,以刺激就业增长,与高失业率这一“人间悲剧”作斗争。奥巴马提出了包括减税、基础设施投资等在内的一揽子计划以化解当前就业危机。这场危机造成了几百万美国人失业,失业率高达10%。奥巴马宣布,他将逐步取消不得人心的“不良资产救助计划”,数十亿美元援助资金中的一部分将转而用于创造就业机会,尤其是解冻阻碍小企业扩大规模和雇人的信贷冻结。一些财政问题强硬派人士提议使用“不良资产救助计划”所有尚未花掉或已收回的资金削减赤字,但奥巴马认为就业问题更严峻。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2-04-13 09:22: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提取材料的要点,回答问题,不超过30个字(含标点符号),
有些月收入千余元的年青人,却热衷于买一些顶级品牌的小配件,如领带、皮鞋、皮包等。有些年轻的白领节衣缩食购买奢侈品,不是出于实用的考虑,而是把它作为“成功人士”、“社会地位”以及“美好生活”的象征。有学者据此认为,“消费主义”已成为不少人生活的主宰。
从以上材料可知,学者所谓的“消费主义”体现的是这样一种理念:
同类题2
某电视台邀请几位专家就学校赞助收入问题进行讨论。请根据专家的回答推断并概括主持人的提问语(不超过 15个字)。(5 分)
主持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律师:我国税法的相关规定,凡有偿提供应税劳务、有偿转让无形资产或者有偿转让不动产所有权的单位和个人,均应依照税法规定缴纳营业税,而所谓“有偿”是指取得货币、货物或其他经济利益。据此要看学校是否有向赞助方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转让不动产所有权的行为而定。
某官员:税务部门认为,对学校取得各种名目的赞助收入是否征税,主要看是否发生了向赞助方提供应税劳务等行为,如果没向赞助方提供,不缴纳营业税,如果向赞助方提供,应缴纳营业税。
同类题3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30字)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歌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答:
同类题4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给“功能性文盲”下一个定义,并请从政府和个人角度分别给“功能性扫盲”提一点建议。
9月8日是第43个“国际扫盲日”。记者从教育部门了解到,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现代化生活设施日益增多,人们无论是否受过教育,都有可能沦为“功能性文盲”。“功能性扫盲”与“基础性扫盲”同样重要。
据了解,“功能性文盲”已成为所有国家的严重问题,我国也普遍存在无法适应现实社会生活的“功能性文盲”现象。即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有可能因为不主动探求新知识,导致不能适应社会生活,进而影响生存和发展。
“功能性文盲”指的是
▲
政府:
▲
个人:
▲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某翻译家在《文艺报》上撰文指出:有人说中国人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国”,表示自己是坐镇在世界中央的天朝,说明中国人自傲。但从国名的中文翻译来看,译名却能够表达中国人的感情。例如,“英国”为什么不译作“阴国”?“美国”不译作“紊国”?“德国”为什么不译作“歹国”?这是因为中国人要从同音字中选出具有最美好含义的字来命名这些国家。用什么字呢?用“英雄”的“英”、“美丽”的“美”、“道德”的“德”、“法律”的“法”、“芬芳”的“芬”、“祥瑞”的“瑞”、、、、、、而外国,比如英国,用英文译别国的国名,只用音译,译名中不含有褒贬意义。
【小题1】请用一句话概括该翻译家的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简要阐述你对上述材料的看法。(15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语段应用
压缩语段、扩展语句
压缩语段(概括段落大意/提取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