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发射后直奔月球而去。12月12日来到月球附近,实施了近月点“太空刹车”,月球的引力也顺利的将探测器吸进距月面平均高度约100公里的环月轨道。12月30日,在地面工作人员的遥控下,嫦娥四号再次“太空刹车”,进行变轨控制,成功进入近月点高度约15公里、远月点高度约100公里的椭圆环月轨道,为择机着陆做准备。2019年1月3日,经过约38万公里、26天的漫长飞行,嫦娥四号从距离月面15公里处落月准备轨道开始实施动力下降。由于月球上没有空气,只能采用火箭发动机反推的方式反推刹车,减小轨道速度,徐徐下降。在距离月面6---8公里时,嫦娥四号探测器进行快速姿态调整,变为垂直下降,为了保证着陆时不会掉进坑里或踩到石头,在距月面100米处它开始悬停,对障碍物和坡度进行识别,并自主避障,选定落脚点。最终,在反推发动机和着陆缓冲机构的“保驾护航”下,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地形起伏达6000米的预选着陆区——冯·卡门撞击坑。
1989年,电影《开大典》作为建国40周年献礼片,引发了观众强烈共鸣。30年后,该片经过现代科技修复,将以4K分辨率、5.1环绕声崭新“面貌”,于10月18日起再登大银幕。由于30年前《开国大典》采用纪实手法拍摄,虽然详尽再现了“开国大典”的历史过程,但黑白资料片与拍摄部分的衔接还是有点生硬。而如今4K修复技术让我们看到更协调、更真实、更震撼的视听效果,让过去的电影呈现新的艺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