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2018年10月20日,中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湖北荆门漳河机场成功实现水上首飞。“鲲龙”AG600是我国首次研制的大型特种用途民用飞机。此次水上首飞的成功,对助推海洋强国建设,增强中国民机产品供给能力和水平,有效促进应急救援航空装备体系建设的跨越式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世界上能研发水陆两栖大飞机的国家 ,关键的水上起降技术都处于封锁状态。为实现和满足多方面的设计指标、功能需求,从2009年“鲲龙”AG600立项以来,全体参研单位和人员 ,不断攻坚克难,完成了百余项大型综合试验和三千余项设备安全性试验,确认了数千个零组件制造符合性项目标准和数万个制造符合性检查工序。

( )。一是汲水快,灭火面积大。船体部分有4个水密箱,滑行中一次最多可汲水12吨,最快仅需20秒;抵达火场时操作人员可在距离树梢30米到50米的高度 地投水,单次投水救火就可覆盖近10个篮球场大小的面积。二是高抗浪,海陆用途广。船体还拥有高抗浪设计,除在水面低空搜索外,还可在2米高海浪的复杂气象条件下实施水面救援行动,水上应急救援可以一次性救护50名遇险人员;偏远岛礁、高原湖区,在物资运输等方面都能  。三是航程远,续航时间长。救援半径能达到1500千米,相当于从三亚到我国最南端的曾母暗沙的距离。飞行速度是救捞船舶的10倍以上,彻底摆脱直升机救援速度慢、腿短等弊病!

【小题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此次水上首飞的成功,对增强中国民机产品供给能力和水平,有效促进应急救援航空装备体系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助推海洋强国建设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B.此次水上首飞的成功,对助推海洋强国建设,有效促进应急救援航空装备体系建设的跨越式发展,提升中国民机产品供给能力和水平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C.此次水上首飞的成功,对有效促进应急救援航空装备体系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增强中国民机产品供给能力和水平,助推海洋强国建设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D.此次水上首飞的成功,对提升中国民机产品供给能力和水平,有效促进应急救援航空装备体系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助推海洋强国建设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小题2】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寥寥无几 宵衣旰食 挥洒自如 大显身手
B.凤毛麟角 宵衣旰食 从容不迫 大有可为
C.寥寥无几 夙兴夜寐 从容不迫 大显身手
D.凤毛麟角 夙兴夜寐 挥洒自如 大有可为
【小题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丰富的功能是“鲲龙”的特点,让它成了名副其实的“多面手”
B.“鲲龙”具有丰富的功能用途,称得上名副其实的“多面手”
C.“鲲龙”丰富的功能用途,使它成了森林灭火的“多面手”
D.“多面手”的用途,使“鲲龙”多次创造“上天人海”的奇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6-28 06:46: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相比晋人之“韵”,宋人的“意”又如何呢?苏轼一生屡遭磨难而不改旷达之性,一直以佛老思想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对于书法,苏轼主张“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的天然自工。以其作品《黄州寒食帖》来说,写得 ,一气呵成。其中对字体大小的安排、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缓急的把握等,都显得 ,毫无做作之态。然而即使是这样 的作品,其韵味也与《兰亭集序》不大一样。首先是强烈的个性。全篇几乎都用外露的侧锋笔法,而字的大小、力度和行笔节奏的起伏也比较剧烈;《兰亭集序》则多以中锋行笔,优雅从容,在笔法与结构等要素的和谐中透出淡淡的韵味。其次是浓烈的情感抒发。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通过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而《兰亭集序》则不仅全篇内容显得 ,只在篇末有一点淡淡的忧伤,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等各方面的流畅,不令其产生突兀的阻滞。因此,前者表现出较为浓郁的“意”,后者则显得“无为而治”。又如《前赤壁赋》,虽是楷书,但其字形多欹侧,笔法既继承王羲之等前人笔意,又自由不拘,(   ),尽显其书法个性,即“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
概括来说,晋人的“韵”主要关注的是书法的客体汉字,而宋人的“意”,更多关注的是书法主体的审美情操与艺术功力。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行云流水  游刃有余   浑然天成   悠然自得
B.行云流水  驾轻就熟   天衣无缝   悠然自得
C.龙飞凤舞   游刃有余   天衣无缝   泰然自若
D.龙飞凤舞  驾轻就熟   浑然天成   泰然自若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通过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B.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通过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也每每可见
C.这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D.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小题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进而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
B.进而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
C.因而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
D.因而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