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题目
民主与法制时报(2009年)10月19日报道 “蚁族”是对“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形象概括,是继三大弱势群体(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之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在北京,这一群体的数字估计有十余万,他们为了理想,成为“北漂”一族,聚集在房租低廉的京郊,每天像蚂蚁一样汇聚到市中心,傍晚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京郊的高低床上。不仅在北京,他们也分布在上海、广州、武汉、西安等大中城市。青年学者、北大博士后廉思把他们称为“蚁族”。
“蚁族”现象的存在有很多社会原因,但也不能忽视“蚁族”的自身问题。请围绕“蚁族”自身的问题,写一则100字的新闻短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1-03-08 03:34: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5分)
古有“冲冠一怒为红颜”,今有“冲冠一怒为红灯”:7月9日晚,兰州一老教师手拿砖块站在斑马线上,只要有车辆闯红灯经过,便用砖块砸向违章车辆。直到目前,警方尚未追究老人责任,车主们也没有找老人赔偿。(7月12日《兰州晨报》)
“拍砖”老教师,年过七旬,“一砸成名”。面对记者老人坦承:“我只砸车体,不砸玻璃,砸玻璃会伤及路人和车内的人。计划中,打算连砸一周。”看来老教师粗中有细,砸车是“有预谋”的,而非一时冲动,见车就砸。
各大网站就此进行的专题调查结果,呈现出一个令人尴尬的景象:调查显示,33万人中有16万人支持老人砸车行为——闯红灯的司机拿他人性命当儿戏,应该受到教训,砸得好砸得解气;仅有6万多人认为老人行为过激——砸车违法,不应提倡。
之所以说这个结果不尴不尬,是因为面对飞向车辆的愤怒而暴力的板砖,大部分参与调查的网民,竟然与事发现场的围观民众发出了一样的“叫好声”,当然据老人讲,现场的人们更踊跃,“还有人响应我,同我一起砸,也有给我找石头、递水的。”我们很难相信,这就是我们这个大力倡建的法治社会的民众基础,难道说这些人的法律理性如此淡漠,竟不知砸车违法,甚至会无意伤人吗?哪怕你砸得再小心,也会总有失手的时候吧?
你对老汉砸车行为看法如何,请选取一个角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2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