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扇,自古以来为引风纳凉之物。千百年来除使用价值之外,小小的扇中还  着中华文化艺术的智慧,凝聚了古今工艺美术的精华,是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叶随彩笔参差长,__________”早已成为脍炙人口的著名诗句。在宋代,折叠扇从日本和高丽先后传入中国,扇面以纸、绢等制成,并以其新颖、灵巧、轻便受到欢迎。到明代中、晚期风靡一时,效仿四起,出现了大量以诗、书、画为主体的扇面,另外又现出一批制造扇骨与扇面的能工巧匠。于是,折叠扇开始,并有取代传统团扇之势。总之,从扇的发展可以看到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小小一扇,凝聚了历代工艺的优秀成果,技艺  ,异彩纷呈。
【小题1】依次填入甲、乙、丙三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孕育涌精湛B.蕴育涌精通
C.孕育出精通D.蕴育出精湛
【小题2】第一段横线处最佳的对句是(    )
A.汗流浃背曾施力B.花逐轻风次第开
C.频摇不怕落莓苔D.有风休动麝香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4-05-24 03:33:5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随着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成功飞天,推开了一扇寻找暗物质幽灵的新窗口,确保在距离地面大约500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上分辨出高能电子和测量它们的能量奠定坚实的基础。人们赋予它这个诗意的别称“悟空”,( )。
中科院院士吴岳良说,根据最新天文观测结果,宇宙是由27%的暗物质、68%的暗能量和5%的普通物质组成的。暗物质不发光,不发出电磁波,从来没有被直接“看”到过。对于神秘的暗物质,科学家迫切想知道它到底是什么,对它们的研究很可能会引发科学上的革命。
与暗物质________的,不只有光,还有普通物质,他们靠分子和原子之间的电磁力组装在一起。也正是通过这样的电磁作用,我们才能够触摸到这个大千世界。而暗物质,对这样的电磁作用,根本就________。
在运行的头530天里,“悟空”号果然________,一共记录到28亿个高能粒子,从中分辨出150万个高能电子,测量了它们的能量和方位。以高置信度观测到了能谱在TeV处的拐折行为,从________的乱象中抓住了一条关键线索,或许能够帮助我们认清这个幽灵的真面目。中科院院长白春礼认为,“悟空”成果的取得,表明中国科学家已经从自然科学前沿理论的学习者、继承者、围观者,逐渐走到了舞台中央。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素昧平生 不屑一顾 不孚众望 浩如烟海
B.形同陌路 不屑一顾 不负众望 纷繁复杂
C.素昧平生 不足挂齿 不负众望 浩如烟海
D.形同陌路 不足挂齿 不孚众望 纷繁复杂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成功飞天,推开了一扇寻找暗物质幽灵的新窗口,确保在距离地面大约500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上分辨出高能电子和测量它们的能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B.随着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成功飞天,推开了一扇寻找暗物质幽灵的新窗口,为在距离地面大约500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上分辨出高能电子和测量它们的能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C.随着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成功飞天,推开了一扇寻找暗物质幽灵的新窗口,确保在距离地面大约500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上分辨出高能电子和测量它们的能量。
D.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成功飞天,推开了一扇寻找暗物质幽灵的新窗口,为在距离地面大约500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上分辨出高能电子和测量它们的能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题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科学家内心惊叹于它的火眼金睛,似乎隐隐看到了这个暗物质幽灵留下的半个身影。
B.它的出现,让科学家似乎隐隐看到了这个暗物质幽灵留下的半个身影,内心激动不已。
C.科学家似乎隐隐看到了这个暗物质幽灵留下的半个身影,内心惊叹于它的火眼金睛。
D.它的出现,让科学家内心激动不已,似乎隐隐看到了这个暗物质幽灵留下的半个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