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在下面横线处分别补写对“成人”的理解和举行仪式的理由。(每处字数不超过40个字)
高三学生“成人礼”仪式邀请函
尊敬的高三学生家长:
您好!
您的孩子即将十八岁了,他将走出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步入万年人的行列。
。
学校决定为高三年级的学生举办一个成人礼仪式,
。为此,我们诚挚邀请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光临我校,与我们一起,共同见证孩子们的“成人礼”仪式。
时间:2016年12月16日(周五)下午两点整
地点:学校大礼堂
××学校
2016年12月1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7-03-01 12:32: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一段文字,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大雁是有灵性的,它只能选择适宜于它生存的环境;同时,大雁也无法改变它的天性——飞翔,它们原是自由的鸟儿,为了生命的自由和自由的生命,远远地避开人群,
。
A.远远地飞走,甚至不愿回来,飞走。
B.远远地飞走,飞走,甚至不愿回来。
C.甚至不愿回来,飞走,远远地飞走。
D.飞走,远远地飞走,甚至不愿回来。
同类题2
中国人历来有送贺联的习惯,下面为贺新店开张所送贺联,不得体的一副是( )
A.翁所乐者山水也;客所知者夫风月乎。(贺酒馆开业)
B.遇木贼,入生地,安能独活;待半夏,进天门,定摘玉柱。(贺中药铺开业)
C.松涛烹雪醒诗梦,竹院浮烟荡俗坐。(贺茶室开业)
D.顺理成章堆云卷雾皆如意;得心应手截断留长皆合时(贺裁缝店开业)
同类题3
下面语段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请简要评析。(3分)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同类题4
下面文字中在语法、用词上有三处错误,还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请找出来并写出相应的序号。
①猴,在中国,是十二生肖之一,位列第九。②目前中国13亿人口中,大约有一亿人左右属猴。古代也一样,从生肖流行以后,总有约十二分之一的人属猴。③2016年是猴年生人的“本命年”。按民间习俗要穿红裤头或系红腰带,一是图个吉利,二是红色“辟邪”。但现代年轻人对此已不以为然了。④人们对猴年生人的评价:男性精力旺盛,活泼好强,女性聪明灵动,善解人意。⑤猴子一直被视为吉祥物。猴的形象之所以深入人心,可以说是拜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创作的《西游记》所赐。⑥《西游记》塑造了神猴孙悟空,由石化成,神通广大,会72般变化。在吴承恩的笔下,神猴孙悟空成了正义的化身、美好的别名。⑦如今,神猴孙悟空的形象在中国早已家喻户晓,在国际上也颇具影响。
语病、用词:
标点:
同类题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划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
。
,因为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并不一样,两者差别之大,几乎可以跟蜜蜂和蜂蜜的差别相媲美。
①没有传统,也不成其为民族文化
②一个民族的传统无疑与其文化密不可分
③弄清这两个概念,很有必要
④离开了文化,无从寻觅和捉摸什么传统
⑤我们常常看到“文化传统”“传统文化”的说法,这些概念,往往交叉使用,内容含糊
A.②①④⑤③
B.②④①③⑤
C.②④①⑤③
D.④①③⑤②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语段应用
语言表达的要求
简明、连贯、得体
准确、鲜明、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