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根据近体诗的格律要求、上下句联系及行文思路补全下面一首律诗,顺序正确的是( )
春风疑不到天涯,
。残雪压枝犹有橘,
。
,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
。
① 雷惊笋欲抽芽 ②野芳虽晚不须嗟(旧读jiā)
③夜闻归雁生乡思(旧读sì) ④二月山城未见花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②③①④
D.④③①②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03-02 10:16: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江山也要文人捧;文人的事迹和歌吟,往往能给某个平凡之处平添无限的人文情趣。下列各项中的对联,适合悬挂在江西九江琵琶亭的一项是()
A.歌咏总带忧民泪;颠沛仍怀爱国心。
B.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C.灯影幢幢,凄绝暗风吹雨夜;荻花瑟瑟,魂消明月绕船时。
D.天意起斯文,不是一封书,安得先生到此;人心归正道,只须八个月,至今百世师之。
同类题2
下列对“国家节水标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手掌和地球变形而成。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
B.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为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
C.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水之上善,水之至柔,水之珍稀,突出了水之品格和珍贵。
D.水和手的结合像心字的中心部分(去掉两个点),且水滴正处在“心”字的中间一点处,说明了节约用水需要每一个人牢记在心,用心去呵护,节约每一滴水资源。
同类题3
根据提供的材料,回答问题。
《新闻周刊》就新技术对年轻人成长影响的利与弊,分别征询了全球65位经济领袖的看法。在对因特网、手机、即时聊天、电子游戏等四个方面所作的调查中,获得的“对成长有利”的百分比统计数据分别为92%、5%、3%、0,获得的“对成长有害”的百分比统计数据分别为6%、8%、6%、80%。
根据此段文字,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同类题4
下面是某中学校园中的两副对联,请根据上联对出下联.(4分)
(1)图书馆
上联:探胜拾微,杨帆游学海。下联:
。
(2)体育馆
上联:报国杨威酬大志。下联:
。
同类题5
下列文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之本质在于死(《热爱生命》)。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都是短暂的、有限的,总是要死亡的,这是人人所不能避免的。从而说明人要及时行乐。
B.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道德的原则(《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对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作者把“努力好好地思想”作为道德的原则,说明作者对思想的高度重视。
C.我占有多少土地都不会有用,由于空间,宇宙便囊括了我并吞没了我,有如一个质点;由于思想,我却囊括了宇宙(《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人无法填充时间和空间,在空间无限大的宇宙面前,人显得微不足道。但人有思想,思想是没有边界、不受限制的,它可以以整个宇宙作为思考的对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囊括了宇宙。
D.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热爱生命》)。我们对生活的认识和态度正确,生活的乐趣就大,如课文中的“我”。对生活的认识和态度不正确,生活的乐趣就小,甚至没有,如课文中的“哲人”“糊涂人”。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语段应用
语言表达的要求
简明、连贯、得体
准确、鲜明、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