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某区域人口总量与环境承载力的关联变化关系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可知,该地区
A.在纯自然状态下提供的物资可以养活大约6000人
B.t2时期,环境承载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C.t3时期,该地区的社会发展最为繁荣安定
D.t4时期的生态环境优于t1时期
【小题2】图中人口数量与环境承载力的关联变化说明
A.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只受自然资源因素的影响
B.人口数量的变化不受环境承载力的制约
C.人口数量必须低于环境承载力
D.环境承载力是维持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底线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5-27 12:03: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同类题2
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科技
B.交通
C.消费水平
D.资源
同类题3
与环境人口容量成负相关的因素是:
A.资源
B.人口消费水平
C.地区开放程度
D.科技发展水平
同类题4
读长江中下游与青海、西藏地区部分资料表,完成下列小题。
地区/项目
年生物量(万吨)
可承载人口(万)
最大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长江中下游
88 600
22 000
395
青海、西藏
10 000
1 000
4
【小题1】青海、西藏的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地势高、气候寒冷
B.生态环境脆弱
C.自然资源丰富
D.生物资源少
【小题2】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正在减小,原因可能是( )
①消费水平迅速上升
②生产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
③青藏铁路的开通,加强了西藏与外界的联系
④自然灾害的增多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同类题5
我国黑河至腾冲一线形象地反映了我国“东多西少”的人口宏观分布格局,被地理学界称为“胡焕庸线”。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国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不仅没有变化,而且“东多西少”的现象更加突出。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下列各地区中,人口合理容量最高的是( )
A.青藏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内蒙古地区
D.新疆地区
【小题2】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
A.资源数量
B.科技发展水平
C.人口的消费水平
D.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合理容量
环境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