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地名是最能体现人文底蕴的地理信息,承载了大量的记忆与情感,并非哗众取宠的工具。若地名轻易乱改,盲目贪大、媚洋、求怪,就会丢了传统、断了文脉。
。重视地名文化,也就是在重视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历史。
A.如果不能把名字改回来,传统民俗就难以重拾,文化灵魂就难以复原
B.虽然将来能把名字改回来,但传统民俗也难以重拾,文化灵魂更难以复原
C.即使将来能把名字改回来,传统民俗也难以重拾,文化灵魂更难以复原
D.无论将来能否把名字改回来,传统民俗都难以重拾,文化灵魂都难以复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08-03 02:16: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日前,某高校下发通知,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健康发展”的育人理念,禁止所有学 生通过校园网访问所有游戏网站。通知认为,禁止大学生玩游戏,就能保证他们的学习 精力,学习精力得到了保证,他们就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将来适应社会的能力就强。
(1)禁止大学生玩游戏,不一定就能保证他们的学习精力。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同类题2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连贯的一项是:( )
①读过《红楼梦》的人,自能体会诗中悲凉的意味。
②是的,没有作者、读者的一路同行,我们怎能在这漫漫长途上走到今天?
③“字字看来皆是情,十年同路见真心。”
④“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⑤今天,编者如果学着写诗的话,最想说的是:
⑥当年曹雪芹写完《红楼梦》后,曾在题诗中写下这样两句:
A.②①③⑤④⑥
B.⑥④①⑤③②
C.①⑤③⑥④②
D.②⑥③①④⑤
同类题3
下列各句中,最得体的一组是
A.您的文章我已经拜读了,另外这文章里有几处错误,我已经给您斧正了。
B.听闻省市教育部门领导-一行数人今天惠顾我校,前来指导高考考点布置工作,学校班子成员早已到校门口迎候了。
C.某单位为退休干部汪先生举行九十大寿茶话会,汪老激动地说:“我今年 九十高寿,见证了国家跨世纪的发展变化。”
D.老同学,久违了!我们大学毕业后,大约有三十年没见面了吧?你难得来我们这个偏僻的江南小镇,这回就多住几天吧。
同类题4
语言表达(15分)
秋天,晚上突下大雨,气温骤降。第二天早晨,你正在为上次回家没有带冬衣而后悔,却突然远远看见父亲提着衣服、包裹正在校门口等你。此时,你有什么的感觉?写一段文字,描述一下你的内心活动,不少于200字。
同类题5
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躲在乡愁里,才发现______________
①我不是无根浮萍 ②不是断线的风筝 ③不是世俗风雨中无处栖身的孤雁
A.③②①
B.①③②
C.①②③
D.②③①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语段应用
语言表达的要求
简明、连贯、得体
准确、鲜明、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