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题文)下列各项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主持人得知嘉宾的父亲刚刚因病逝世,立即语气沉痛地说:“我代表观众对家父的过世表示哀悼,请节哀顺变。”
B.某学生去看望自己中学时代的班主任,一见面,就紧紧握住老师的双手激动地说:“老师,久仰了!身体还好吧?”
C.主持人向小朋友讲述她的旅行见闻:“一条小溪哗啦啦地流着,水里有好多圆溜溜的石头,像鸡蛋似的,可好看了!”
D.一位到养老院采访的记者动情地对老人们说:“看到耄耋之年的您们,仍如此精神矍铄,我就放心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9-11 08:46: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这就是那棵有名的震柳。它身高膀阔,站在那里总有一座小楼那么大。枝叶茂盛繁密,   ,遮住了半道山沟。地震已经将它从下一撕为二,现在两个半边树中间可穿行一人,而每一半也都有合抱之粗了。经过百年岁月的煎熬,这树皮已如老人的皮肤,粗糙,多皱,青筋暴突。纹路之宽可容进一指,东奔西突,似去又回,一如黄土高原上的    。地震之时它已是400岁的高龄,而大难后至今又过了100岁。看过树皮,再看树干的开裂部分,真让你    平常,锯开一根木头,无论从哪个方向切入,都有幻化无穷、美不胜收的年轮图案剖面。但是现在,面对树心我找不到一丝的年轮。如同五马分尸,地裂闪过,先是将树的老根扯断,又从下往上撕剥树皮,然后再将树心的木质部分撕肝裂肺,横扯竖揪,    。但灾难过后,它又慢慢地挺了过来,(   )。百年的疤痕,早已演化成许多起伏不平的条、块、洞、沟、瘤,像一块凝固的岩石,为我们定格了一段难忘的岁月。
【小题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平常,锯开一根木头,不管从哪个方向切入,那剖面上的年轮图案都美不胜收,幻化无穷。
B.平常,锯开一根木头,无论从哪个方向切入,那剖面上的年轮图案都幻化无穷,美不胜收。
C.平常,锯开一根木头,无论从哪个方向切入,那年轮图案的剖面都美不胜收,幻化无穷。
D.平常,锯开一根木头,尽管从一个方向切入,那剖面上的年轮图案也都幻化无穷,美不胜收。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阳光暖暖地抚慰着它的身子,细雨轻轻地冲洗着它的伤口,在这人迹罕至的桃源深处,小心地自疗自养,生骨长肉
B.在这人迹罕至的桃源深处,它的身子阳光暖暖地抚慰着,它的伤口细雨轻轻地冲洗着,它小心地自疗自养,生骨长肉
C.细雨轻轻地冲洗着它的伤口,在这人迹罕至的桃源深处,阳光暖暖地抚慰着它的身子,小心地自疗自养,生骨长肉
D.在这人迹罕至的桃源深处,阳光暖暖地抚慰着它的身子,细雨轻轻地冲洗着它的伤口,它小心地自疗自养,生骨长肉
【小题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纵横交错 千沟万壑 心惊肉跳 惨不忍睹
B.犬牙交错 千沟万壑 心胆俱裂 惨绝人寰
C.纵横交错 阡陌纵横 心惊肉跳 惨绝人寰
D.犬牙交错 阡陌纵横 心胆俱裂 惨不忍睹

同类题3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目。
捡拾近期的一些教育新闻,便深感沉重。考试指挥棒的驱使,高考“独木桥效应”的影响,“(学力/学历)竞赛”的压力,让不少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忽视/忽略)了身心健康、人格发育、精神成长。在一厢情愿的灌输、望子成龙的望中,   ①  。人们艳羡《爸爸去哪儿》节目里山野乡间的亲子生存体验,却又感这样的教育可望不可即。
教育是什么?如哲人所言,“教育即生长”,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知识、技艺等外在的东西(装、灌)进一个漏斗式的容器。我们之所以在多少年前就提出“素质教育”,不正是期望那些幼小的生命,能在不断的自我认同、自我发掘中自然生长?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振聋发聩,“   ②  ”的倡导别有深意。“教育首先是人学”,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首在养内心之德、张精神之维。让精神生长、灵魂发育,才会有朝气蓬勃的生命,才会有不断出彩的人生。真善美的种子早一天发芽,人格发育就早一天于完整,社会心态就早一天走向成熟,国家实力就早一天势不可当。
【小题1】下列字形和加横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一相情愿翘(qiáo )望B.可望不可及感喟(kuì)
C.与生俱来发聵(huì)D.势不可挡臻于(zhēn)
【小题2】(小题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学力忽视装B.学历忽略灌
C.学力忽略灌D.学历忽略灌
【小题3】(小题3)填入文中横线出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的
A.①孩子们与欢乐的童年拉开了距离。②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B.①欢乐的童年与孩子们拉开了距离。②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C.①孩子们与欢乐的童年拉开了距离。②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D.①欢乐的童年与孩子们拉开了距离②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