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荀子是中国第一个写了一篇较有系统的美学论文——《乐论》的人。他有句话说得极好:“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这话_________到艺术美上就是说:艺术既要极丰富全面地表现生活,又要提炼地去粗存精,提高、集中,更典型地表现生活。由于“粹”,由于去粗存精,艺术表现里有了“虚”,洗尽尘滓,独存孤由于“全”,才能做到“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虚”和“实”辩证统一,才能完成艺术的美与表现。但“全”和“粹”是______的。既去粗存精,那就似乎不全了,全似乎就不应“拔萃”,(   )然而,只讲“全”而不顾“粹”,这就是现在所说的自然主义;只讲“粹”而不能反映“全”,又容易走上抽象的______道路;既粹且全,才能在艺术表现里做到真正的典型化,才能谓之美,正如荀子所正确______的那样。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类比   相互冲突 浪漫主义 提出
B.运用   相互冲突 形式主义 指出
C.运用   相反相成 浪漫主义 指出
D.类比   相反相成 形式主义 提出
【小题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矛盾之中,很难又全又粹。B.又全又粹,那就必然陷入矛盾之中了。
C.矛盾之中,哪能做到又全又粹呢?D.又全又粹,这不矛盾吗?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虚”和“实”辩证统一,才能完成艺术的表现,形成艺术的美。
B.“虚”和“实”辩证统一,才能形成艺术的表现,完成艺术的美。
C.“虚”和“实”辩证统一,才能完成艺术的美,形成艺术的表现。
D.“虚”和“实”辩证统一,才能完成艺术的表现与艺术的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2-27 09:45: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腰封也叫书腰,定义为“于书籍中间地带另置一条类似腰带的文字介绍,以配合行销或书籍推荐”。准确地说,(    )。在出版界流行一句话:“书名是眼睛,书腰是嘴巴。”一个腰封好不好,应该给读者关于图书的更多信息内容。它能够吸引读者的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促进图书销售。在腰封的编辑和设计中,应体现图书的营销策略,并将营销策略   于腰封的设计过程中,以更好地发挥图书的推广作用。所以说,从出版营销的角度,“腰封”是图书信息推广的营销工具,对读者而言也是一种有益的迅速了解图书内容的信息   手段。应该说,优秀的腰封应是件   的事儿。

【小题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它虽是一种图书的营销推广工具,却也是一种图书的装帧设计艺术
B.它既是一种图书的装帧设计艺术,更是图书的营销推广工具
C.它虽是图书的营销推广工具,却也是图书的装帧设计艺术
D.它既是图书的一种装帧设计艺术,也是图书的一种营销推广工具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个腰封好不好,应该看它给读者更多关于图书内容的信息。
B.一个好的腰封,应该给读者提供更多关于图书内容的信息。
C.一个腰封好不好,应该看它提供读者多少关于图书信息的内容。
D.一个好的腰封,应该提供给读者多少关于图书的内容信息。
【小题3】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注意力   贯串   勾通   雪中送炭
B.关注点   贯串   沟通   锦上添花
C.注意力   贯穿   沟通   锦上添花
D.关注点   贯穿   勾通   雪中送炭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是茶的故乡,亦是文化的发源地。茶乃是中国对人类文明史的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骄傲,是我国的“国饮”。客家擂茶,以其古朴见奇趣,以其保健显奇效,自古 ,是中国最老的茶道之一。

关于擂茶的 ,则说法不一。许多人以为,擂茶是客家人迁徙过程中的特产。( )唐宋时,它随着客家人南迁而流传下来。有一首古诗描述了当时江南民间喝茶的 :“道旁草屋两三家,见客擂麻旋点茶。”斗转星移,岁月变迁,元末明初以后,擂茶在中原和其他地区已渐趋灭迹,只有赣南、闽西、粤东、湘南、川北及台湾、香港等地的客家人至今保留着食茶的习俗,并不断地发扬光大。

以前,客家民间有“无擂茶不成客”的偐语。擂茶曾经是客家人经常用来招待客人的食物,现在变成客家最带本土特色的美味小吃。以干绿茶、香菜、新鲜薄荷、炒米以及各类时令蔬菜等为原料,擂成茶泥。喝擂茶时,将擂好的茶泥放在擂钵里用开水冲泡后再倒入少许茶油,冲泡好的擂茶可谓色味俱佳。端起一碗擂茶,先品再闻,香气浓,茶味纯。喝下它,不仅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而且还有健脾养胃,滋补长寿。需要说明的是,根据不同的地域,比如山区、平原和沿海片区,客家擂茶在取用食材、制作方法和佐料搭配上又各有特色,这就跟当地客家人的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 。可以说,擂茶是客家先民在漫长岁月里创造出的饱含自然哲思的养生佳肴。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闻名遐迩    开端    丰采 息息相关
B.如雷贯耳    开端    风情 休戚相关
C.如雷贯耳    起源    丰采 休戚相关
D.闻名遐迩    起源    风情 息息相关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其实,中原地区早已有食擂茶之习俗,然后才形成了客家民系。
B.当然,客家民系尚未形成之前,中原地区早已有食擂茶之习俗。
C.其实,客家民系尚未形成之前,中原地区早已有食擂茶之习俗。
D.当然,中原地区早已有食擂茶之习俗,然后才形成了客家民系。
【小题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端起一碗擂茶,先品再闻,香气浓,茶味纯。喝下它,不仅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而且还有健脾养胃、滋补长寿之功效。
B.端起一碗擂茶,先闻再品,香气浓,茶味纯。喝下它,不仅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而且还有健脾养胃、滋补长寿。
C.端起一碗擂茶,先品再闻,香气浓,茶味纯。喝下它,不仅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而且还能健脾养胃、滋补长寿。
D.端起一碗擂茶,先闻再品,香气浓,茶味纯。喝下它,不仅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而且还有健脾养胃、滋补长寿之功效。

同类题5

阅读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四十多年前,在贵州下乡当知青的时候,曾经跟着两个年长的朋友匆匆到过一趟昆明,事后却没有对这个毗邻省份留下任何印象。到了现在,我对这个“彩云之南”的历史知识,依然匮乏得很。云南遗存历史资料不足,一方面固然由于( ),不免受了历史记载的冷落。另一方面,恐怕是因为中国传统的历史记载,原本就关注汉族中心区域的朝代更迭、风云变幻,常常并不很留意隔山限水的边陲,所以在常见历史文献中,这一区域的记载总是显得支离破碎。特别是那些非汉族人的生活世界,除了好奇或者猎奇的“采风者”,或者奉命巡视边疆的官吏,偶尔写一些“竹枝词”,画一些“蛮夷图”之外,很少有人真的对它做过深入考察和仔细描述。
可是随着西风东渐,二十世纪上半叶,西洋和东洋的学者 ,对中国学术形成了巨大冲击。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关注重心与传统中国学者 。他们不仅对“中心”的汉族中国有 的解释,也对“边缘”的满蒙回藏鲜、苗彝羌傣壮都兴趣盎然,虽然对“主流”的儒家 地研究,但对“支脉”的佛教、道教、三夷教、天主教更有巨大的热情;对历史叙述中占据显著位置的“上层”文化和历史文献中缺席的“下层”文化进行深入研究。这种对于“边缘”“支脉”和“下层”的研究,特别表现在宗教学、人类学、地理学、语言学等领域中。
【小题1】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虽然对历史叙述中占据显著位置的“上层”文化,但更对过去历史文献中缺席的“下层”文化
B.对过去历史文献中缺席的“上层”文化,与对历史叙述中占据显著位置的“下层”文化应引起重视
C.对历史叙述中占据显著位置的“上层”文化有新的论述,但对过去历史文献中缺席的“下层”文化却更为关注
D.既要关注历史叙述中占据显著位置的“上层”文化,又要关注过去历史文献中缺席的“下层”文化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宋代它“不在文化区域之内”,而唐代又被划出国境之外
B.唐代它“不在文化区域之内”,而宋代又被划出国境之外
C.宋代它被划出国境之外,而唐代又“不在文化区域之内”
D.唐代它被划出国境之外,而宋代又“不在文化区域之内”
【小题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纷至沓来  大相径庭   别出心裁   一如既往
B.接踵而至  大相径庭   别出机杼   始终如一
C.纷至沓来  泾渭分明   别出机杼   一如既往
D.接踵而至  泾渭分明   别出心裁   始终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