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对有关文句语法修辞现象所作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栗深林兮惊层巅”一语中“栗”与“惊”均用了使动用法。
B.“沅有芷兮澧有兰”一语用了互文见义的修辞手法。
C.“缓歌曼舞凝丝竹”一句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D.“吴丝蜀桐张高秋”一句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2-09-06 04:35: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3分)
上联:智勇毛遂真名士
下联:
同类题2
模仿例句的句式,另选两个陈述对象,在横线处仿写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 (4分)
例句:每一汪水塘里,都有海洋的气息;每一颗石子里,都有沙漠的影子。
仿句:
,
;
,
。
同类题3
下列语句中,
没有
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木材,结果却只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B.月亮变化无常,每个月都有盈亏圆缺,你要指着它起誓,也许你的爱情也会像它一样无常。
C.旧记载有细长如指的“龙牙”,有圆小如珠的“珍珠”,这些品种缺少经济价值,现在已经没有了。
D.蛇的报复往往超出必要的限度,比如,一个人要为他不识趣的打扰付出昂贵的代价,以余生的残疾补偿它受到破坏的几秒钟。
同类题4
结合下面提供的背景资料,为图片拟写解说词。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能揭示画面内涵。(不少于50字)(4分)
陆松芳,一位卖煤饼的78岁老人,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1.1万元。这些钱,他要卖掉大约50万斤煤饼才能挣到。
图陆松芳老人的手
□□□□□□□□□□□□□□□□□□□□□□□□□□□□□□□□□□□□□□□□□□□□□□□□□□□□□□□□□□□□
同类题5
发挥联想和想象,从下面两段文字中任选一段进行扩写。要求:想象合理,符合原诗意境主旨;原有意象不能缺少,但描写顺序可自由;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90字。(4分)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李白《蜀道难》)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句子
修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