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国已经从科学和社会发展等多方面认识到了气候变化的巨大影响,并且开始进行着积极的应对。我国于2005年通过了第一部《可再生能源利用法》。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全球气候进一步变暖,我国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一月O℃等温线将移到秦岭——淮河以南
B.台湾岛的面积比现在小
C.珠穆朗玛峰的雪线将往下移
D.冬小麦种植区域将南移
【小题2】针对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应当采取的应对策略是
①控制发达国家的碳密集产品和高能耗项目向我国转移
②将西部高能耗企业转移到东部去发展
③加速调整产业结构,走“循环经济”的路子
④调整能源结构,加快风能、核能、潮汐能等新能源的开发。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2-07-31 02:20: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014年12月13日,中国发布的第二次冰川编目数据显示:自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西部冰川总体呈现萎缩态势。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依据材料可知,我国西部地区气候与雪线的变化情况为
A.气温升高,雪线降低
B.降水增多,雪线降低
C.降水增多,雪线升高
D.气温升高,雪线升高
【小题2】从短期效应看,材料所述现象对我国西部地区河流沿岸产生的影响有
①农作物大幅度减产 ②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③洪灾发生几率加大 ④水资源面临短缺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同类题2
科学家们在对某山岳进行科考资料整理时发现了同一地点的两张相片(如下图所示),对比后发现该地的自然环境变化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导致该地自然环境明显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A.酸雨长期侵蚀
B.人类开发矿产资源
C.全球气候变暖
D.植被覆盖率的提高
【小题2】这种现象产生的影响可信的是( )
A.全球各地降水量增加
B.该地生物多样性减少
C.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D.极端天气减少
同类题3
2017年2月5日,由北京航天城总装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从天津港启程,经过一周的海陆运输,于13日安全运抵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对飞船集成装配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的环境条件是( )
A.气温低
B.风沙大
C.雾霾重
D.温差小
【小题2】飞船运输主要选择海运的根本原因是( )
A.部件庞大
B.运费低廉
C.安全性高
D.周期短暂
【小题3】作为世界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港,制约天津港未来建设发展的关键问题是( )
A.地质不稳
B.港口封冻
C.海潮变化
D.泥沙淤积
同类题4
珊瑚礁面积虽然不到海洋总面积的千分之二,却是海洋重要的生态组成。当温度较高的海水导致珊瑚礁排出名为虫黄藻的共生藻类时,白化现象便发生了。虫黄藻能够利用光合作用产生自己及其寄主所需的养分,失去彩色藻类的珊瑚逐渐变为白色,也就是珊瑚白化。一旦海水的温度在几天或几周内下降,这些共生藻类还会回来。然而如果白化现象持续下去,等待珊瑚礁的便只有死亡。自2015年以来,全球有超过75%的珊瑚面临白化现象。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珊瑚白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干
B.温室气体的排放
C.拉尼娜影响
D.臭氧空洞所致
【小题2】珊瑚礁的环境效益有
①维持渔业资源 ②减少海洋生态灾害③保护了海岸线④增加降水 ⑤减缓臭氧空洞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⑤
同类题5
据报道,美国科学家通过观察卫星图片发现,格陵兰最大的冰川之一彼得曼冰川出现了新的裂缝,该裂缝可能导致漂浮的冰架崩裂。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彼得曼冰川出现裂缝与下列环境问题相关度最大的是
A.海洋污染
B.全球变暖
C.生态破坏
D.资源衰竭
【小题2】科学家在发现冰川裂缝过程中,主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全球定位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
D.数字地球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