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针对下面材料中相关方面所谓“保护性拆除”的说法予以驳斥,要求恰当运用修辞手法,不超过40个字。(5分)
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维修性拆除”余音未了,网友又爆料重庆蒋介石行营被“保护性拆除”。针对公众的质疑,相关方面的回应称,正在进行的拆除性施工,是文物保护项目的一部分,是对旧址的“保护性拆除”。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4-09-16 03:31: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王实甫《西厢记》)
——运用夸张,表现了崔莺莺在感情折磨下的身心交瘁。
B.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史铁生《我与地坛》)
——运用排比,描摹了地坛四百多年来的荒凉和颓败,写出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有情。
C.日本日立公司电机厂,五千五百人,年产一千二百万千瓦;咱们厂,八千九百人,年产一百 二十万千瓦。这说明什么?要求我们干什么?(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
——两处反问,表现并突出了小说中的乔厂长发言时对中日生产效率差距巨大的深沉的思考。
D.最伟大的牺牲是忍辱,最伟大的忍辱是预备反抗。(老舍《骆驼祥子》)
——运用对偶,语句匀称,朗朗上口,凝练而集中地表现了忍辱负重,保有尊严,是最伟大的牺牲;信念不死,反抗不泯,是最伟大的忍辱的道理。
同类题2
现代著名散文家柯灵对微型小说的创作要领有如下形象的比喻:
“关节处一着棋活,妙手成春;结穴处临去秋波那一转,令人低回不尽。”请你将柯灵的话用平易朴实的语言重新表述。(不超过40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下列歌词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
不同
的一项是( )
A.桥上的恋人入对出双,桥边红药叹夜太漫长,月也摇晃,人也彷徨。(《庐州月》)
B.那薄如蝉翼的未来,经不起谁来拆。(《千里之外》)
C.江南夜色下的小桥屋檐,读不懂塞北的荒野。(《断桥残雪》)
D.石楠烟斗的雾,飘向枯萎的树,沉默的对我哭诉。(《夜的第七章》)
同类题4
以“水”为本体、喻体各写一个比喻句。(4分)
(1)以“水”为本体:
(2)以“水”为喻体:
同类题5
下列各项与例句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A.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B.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C.乘骐骥以驰骋,来吾道夫先路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句子
修辞方法
语言表达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