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郊原如海,/房舍如舟。
(2)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3)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
(4)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A.比喻 反复 比喻、排比 对偶
B.借代 排比 比喻、排比 对偶
C.借代 反复 拟物、排比 顶真
D.比喻 排比 拟物、排比 顶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5-11-10 02:25: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B.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C.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D.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同类题2
请根据下面的介绍,按要求给《美学新论》一书写两则广告语。
最近,某出版社再版了蒋孔阳先生的《美学新论》一书。谈到美学,人们通常会觉得这是一门高深难懂的学问。的确,现在的许多美学著作,大都是从西方引进的,阅读这些书需要一定的哲学功底。不过也有一些名家能深入浅出,把高深的美学道理明明白白地介绍给普通读者。《美学新论》就是这样一本雅俗共赏的美学佳作。
(1)用设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对下列古诗词句中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莺语”来比婉转动听的琵琶声;以“幽咽”写“泉流”是拟人,以泉流之声写乐声又是比喻。
B.“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中,写一场战役“谈笑间”结束,是夸张;“樯”桅杆,“橹”船桨,合起来代指敌军战舰,是借代。
C.“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里的“献”“供”将远山人格化,说远山送来愁和恨,是拟人;“玉簪螺髻”,以女子的发髻头饰指美貌女子,属借代。
D.“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写枝头的菊花被秋风吹落,稀疏了,消瘦了,是拟人;将人与花相比,表现了人被相思消磨得比黄花还憔悴、枯瘦。
同类题4
下列句子中,所用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深谷还可以使你粉身碎骨,使你头破血流,使你感触到实在。
A.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B.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C.它们不停地奔跑着,翻过一道道山,穿过一片片戈壁滩,游过一条条河流。
D.“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
同类题5
下列各项中有关划线句子的修辞表述有误一项是( )
A.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楚山孤”是诗词中常见的移情于物的手法,不是楚山孤独的意思,而是人有孤独的感觉,因而看山也觉得山是孤独的。)
B.在欢迎日本青年代表团的宴会上,热情的中国朋友用著名的“人参母鸡汤”来款待客人。不想这可为难在场的翻译了。原来,他没有记住日语“母鸡”这个词。只见他机灵地站起来,指着汤,笑着对客人说:“
这是公鸡的太太和人参做的汤,请诸位品尝。
”(这里运用借喻修辞,将崇高之人比一个卑俗之物的形象,产生了强烈的喜剧效果。)
C.我最佩服北京双十节的情形。早晨,警察到门,吩咐着,“挂旗!”“是,挂旗!”各家大半懒洋洋地踱出一个国民来,
撅起一块斑驳陆离的洋布
。这样一直到夜,——收了旗关门;几家偶然忘却的,便挂到第二天的上午。(这里运用借代的手法,用“洋布”代旗,以“卑俗”代替“崇高”,故意将崇高降下格来,将尊贵庄严的形象装进滑稽卑俗的外壳之中,收到良好的讽刺效果。)
D.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不见乡书传雁足,
唯有新月吐蛾眉
。(王涯《秋思赠送》)(“新月”“蛾眉”:作者浮想联翩,仿佛那弯弯的新月牙是娇妻的蛾眉。)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句子
修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