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诗句中,
没有使用
“
借代”
手法的一项是()
A.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B.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C.住近湓江地低湿,终岁不闻丝竹声。
D.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03-02 02:40: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根据所给的上联,对出下联。要求:符合对诗歌《再别康桥》或《雨巷》的思想内容的理解。
上联:独立寒秋,***追忆峥嵘岁月
下联:
,
同类题2
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下列诗句不同类的一项是
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B.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C.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D.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同类题3
根据下面提示语和要求写句子。(3分)
为帮助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重返课堂,教育行政部门决定在各高中开展“学雷锋” 献爱心捐款、捐物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条宣传标语。
要求:①、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等;②、有文采;③、不超过40个字。
同类题4
请参照示例(句式不必一致),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给教材中的下面两位人物分别写一则评价。
示例:《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孤舟中寂寞的硬汉;大海上咆哮的老人。
①《红楼梦》中的王熙凤:
②《水浒传》中的林冲:
同类题5
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对偶、夸张、借代)
B.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对偶、通感)
C.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拟人)
D.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夸张、通感)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句子
修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