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中MN一线东西两侧交通线密度及交通运输方式差异显著,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城市和人口分布
B.气候、经济发展程度
C.河流、科技水平
D.地质条件、城市和人口分布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02-04 07:37: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山区公路多沿河谷修建,主要原因是河谷地带热量和水源条件较好。( )
同类题2
如为我国南方某地公路线路分布示意图,影响图中M处公路走向的自然因素主要是( )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植被
同类题3
下图为清代台湾岛西北部地区聚落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就清代初期而言,聚落主要分布在( )
A.山地区和丘陵区
B.平原区和台地区
C.丘陵区和平原区
D.台地区和山地区
【小题2】到清代中期,开拓聚落的重点是( )
A.由河流下游河谷平原区进入丘陵区
B.由河流下游河谷平原区进入台地区
C.河流上游河谷平原及台地区,并沿着河谷上游进入山地区
D.河流中下游河谷平原及丘陵区,并沿着河谷上游进入山地区
同类题4
下图为我国亚热带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成员对其进行了综合考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中聚落分布规律是
,呈
状形态分布。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河流对聚落的有利影响是
。
(3)图中虚线是规划在几个村庄之间修建的公路,乙村到甲村的线路比较平直,乙村到丙村的线路比较弯曲,呈“之”字形。分别说明这样修建的原因。
同类题5
读图,回答问题。
(1)说明图地区村落分布特点,并指出地形对村落规模的影响。
(2)简述图所示地区农业土地利用状况。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