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请以“社会承传”为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可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赵孟
的墨迹显露出多重人格结构的聚合,这种现象虽然与“融汇百家而了无痕迹”的观点相悖,却清楚地显示了个体人格受制于社会承传这一文化特征。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5-07-23 03:15: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把下列三个句子,组合成一个单句。(不得改变原意,可以调换语序,增删一些词语)(6分)
①叙永县教育系统在教育局主会场召开主题教育活动动员大会。
②此次教育活动的主题为“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
③教育局全体机关职工、城区中小学校校长和党务工作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同类题2
照下面的示例,以“诗”为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句式和示例相同。(4分)
示例:怀古诗是古城下的一位老者,颓墙、老树,萧索、荒凉,让人叹惋又感怀。
同类题3
杨振宁曾赞《国文》课本中一副酒馆的楹联为“绝对”,其上联为王维《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请从李白的《将进酒》中遴选出一句作为下联。并简述你选择该句为下联的理由。
(1)你认为这句应该是( )
A.莫使金樽空对月
B.会须一饮三百杯
C.与尔同销万古愁
D.但愿长醉不复醒
(2)你选择该句为下联的理由:___
同类题4
根据下面文段的语境填空,连缀成文。要求:①在三道空格处各填一个格式大
体一致的短语,每个短语不超过14字;②所填内容必须照应其语境,且逐层递进。
当你走过一片成熟的红高粱林时,你可曾注意到:那色近枯黄、生命即将结束的红高粱秆儿和茎叶,仍在尽一份微薄的力量,把大地供给的水份、养料,输送给颗粒饱满的高粱穗。
这难道仅仅是植物的本能吗?
我不禁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同类题5
请仿照示例,选择下列一个人物作为写作对象,另写一句,句式相近,字数可略增减。(4分)
示例: 老子是一位低头沉思的哲人,他的话不多,却总是那么新颖独特、别开生面,如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的说法显示了他独特的智慧。
人物:孔子 孟子 庄子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句子
选用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