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语句与“一寸在土已有节”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 )
A.万丈凌云无止心
B.万丈凌云犹心虚
C.万尺凌云仍虚心
D.万尺凌云志永存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4-12-26 04:03: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请简要分析“三全凌汤圆——团团圆圆”这一广告语的表达效果。
同类题2
按对联要求调整下联的顺序和结构。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 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同类题3
下列对偶句中,不含对比的一项是 ( )
A.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B.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C.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D.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同类题4
下列各句子所用修辞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比喻,对比,排比
B.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拟人。
C.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重复
D.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萧——借代。
同类题5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下面作出的四种分析,最能确切地反映作者的的意图和表达方法的一项是( )
A.作者用设问、夸张等修辞手法,描绘了莺莺送别时暮秋霜晨的自然景色。
B.作者用反问、夸张等修辞手法,描绘了莺莺送别时泪眼看世界的情态。
C.作者用反问、夸张等修辞手法,描绘了莺莺送别时暮秋霜晨的自然景色。
D.作者用设问、夸张等修辞手法,描绘了莺莺送别时泪眼看世界的情态。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句子
修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