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下面作出的四种分析,最能确切地反映作者的的意图和表达方法的一项是( )
A.作者用设问、夸张等修辞手法,描绘了莺莺送别时暮秋霜晨的自然景色。
B.作者用反问、夸张等修辞手法,描绘了莺莺送别时泪眼看世界的情态。
C.作者用反问、夸张等修辞手法,描绘了莺莺送别时暮秋霜晨的自然景色。
D.作者用设问、夸张等修辞手法,描绘了莺莺送别时泪眼看世界的情态。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05-22 02:05: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它三项
不同
的一项是
A.其实这样做会蒙住自己的耳目,成了不了解世界大势的井底之蛙。
B.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C.那几双常见的旧靴子已经失去了孤高的气派,挤缩在单独的橱窗里了。
D.小鞭炮如落雨的样子,从悬到长竿尖端的空中落到玩灯的光赤赤肩背上。
同类题2
某校《起航》杂志社准备为高三同学开辟一个专栏“梦想照亮现实”。请以杂志社的名义写一则该栏目征稿宣传词,要求紧扣专栏主题,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80个字。
同类题3
拖延症的表现是,在能够预料后果不良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一再推迟。请运用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写出拖延症的危害。不超过40个字。
同类题4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比喻)
B.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设问,比喻)
C.(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拟人 比喻)
D.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比喻 通感)
同类题5
下列诗句中,修辞手法与其它不相同的一项是
A.遥岑远目,……玉簪螺髻。
B.红巾翠袖,搵英雄泪。
C.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D.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句子
修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