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与“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修辞手法不同的一句是 ( )
A.风来花底鸟声香。
B.鸟抛软语丸丸落。
C.微风过后,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D.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3-22 11:48: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古诗常用典故,对下列词句中用典所涉及的历史人物,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②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③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④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鸦社鼓。
A.①周瑜②桓温③刘裕④拓跋焘
B.①诸葛亮 ②张翰③刘义隆④拓跋焘
C.①诸葛亮 ②桓温③刘义隆④拓跋焘
D.①周瑜②张翰③刘裕④拓跋宏
同类题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诗句的引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唐诗中那些用明白如话、淡得出奇的白描句子来起头的好诗,后面往往如“
铁骑突出刀枪鸣
”般出现警句。
B.近几年来,这家企业的干部大肆挥霍,侵吞“小金库”的资金。当上级派人来清查时,主要领导人还“
犹抱琵琶半遮面
”,玩弄言辞,制造假象,企图蒙混过关。
C.苏州评弹会演中流派纷呈:有圆润流畅的蒋调,有质朴豪爽的沈调,有苍劲明朗的张调,有回环委婉的俞调,还有丽调、侯调、杨调……真有“
大珠小珠落玉盘
”之胜。
D.考上音乐学院不久,小李认识了高教授,并受到这位享誉海内外的声乐专家的赏识;小李心中充满了“
相逢何必曾相识
”的感慨。
同类题3
“通感”又叫“移觉”,是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下面对通感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是将嗅觉的气味转化为听觉的声音。
B.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这是将视觉的形象转化为听觉的声音。
C.金竹没回答。凤月的一句话,戳到了她的痛处。
——这是将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的形象。
D.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这是将视觉的形象转化为听觉的声音
同类题4
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对仗最工整的的下句是( )
A.榆英临窗片片雪
B.柳絮池塘淡淡风
C.带水芙蓉点点雨
D.丁香初绽悠悠云
同类题5
对下列各句运用的表达方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抒情)
B.上面的阳光垂照下来,下面的浓雾滚涌上去,云蒸霞蔚,颇为壮观。(描写)
C.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这叫做片峰。(说明)
D.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帷幕的。(叙述)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句子
修辞方法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