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渭分明”在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诗经》中有“泾以渭浊”,故有人认为在春秋时代是“泾清渭浊”。唐诗中杜甫有“浊泾清渭何当分”(渭清泾浊)。历代至今,都有人实地考察,然而泾渭变迁,清浊难辨。但根据科学测定:泾河年均泥沙含量高达196公斤每立方米。在未纳入泾河之前,渭河年均泥沙含量只有27公斤每立方米,泾河的年均含沙量竟是渭河的7倍之多。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某季节“泾浊渭清”,泾河的含沙量远大于渭河,该季节应是每年的
【小题2】据图文材料判断下列不是认为“泾清渭浊”的依据是
A.泾河流水作用强,河道下切到黄土下的基岩 |
B.泾河主要流经地区地表植被覆盖条件较好 |
C.泾河的泥沙只集中在雨季和汛期 |
D.渭河径流量比泾河大,泥沙含量大 |
【小题3】“泾清渭浊”演变成“泾渭变迁,清浊难辨”的结论依据是
A.泾河流域植被恢复,流域内降水增加 | B.泾河主要流经黄土高原,侵蚀力强 |
C.泾河上游河道附近不合理开发 | D.受沙尘暴影响,泾河含沙量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