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在下面的语段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使语句连贯、准确。(4分)
“拿来主义”好得很,因为它有科学性。   不先拿来,许多有用的东西就被抹煞、毁灭了,还谈得到什么使用与存放?对旧文化,   需要“批”,这有利于择取,但若像“四人帮”这些“昏蛋”一样,“批字当头”,“大批判开路”,实际是首先要毁灭大批遗产。把遗产大批大批地烧光,   用行政命令投入冷宫,这还怎么能进行择取、使用呢?   首先拿来了,不毁灭掉,才能进行择取。你要“批”,尽管“批”,批对了固然好,批错了还能够改回来,反正东西仍在,不致无法补救。
答: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其他 更新时间:2011-07-12 10:56:5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文物修复还有一个关健问题—即修复方法。如同治病,只有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方能手到病除。目前的文物修复,多采用古今融合的手法,(    )。所谓传统既指传统材料,也指传统技艺。(乙)材料的选择能用砖木土石的,就不用水泥钢材和塑料,油漆彩绘能用天然物质的,就不用化学合成的,石雕木雕砖雕若用现代机具替代传统手工,则原有的神韵气质定会大打折扣。当然,陶瓷器的粘接、金属器的除锈、竹木漆器的脱水、田野石刻的防风化、古代建筑的基材等,则可以运用现代材料或科学技术助   。很明显,当代的文物修复已成为一门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领域。这就要求文物修复人员不仅要有较为丰富的历史、考古、文物知识,具备传统工艺的修复、制作技艺,还要有物理、化学基础知识,而且要   (丙)掌握一定的诸如《虚拟设计》《3D打印》等最新的数字信息技术。但是,无论是利用现代材料、工艺,还是借助数字信息技术,都不能改变文物的传统外形与特色,不能随意增减   ,而只能为恢复文物的原真性提供支撑与服务,为恢复原状的文物   文化传统增强表现力。简而言之,(丁)文物修复方法的本质应是“翻译”而非“创作”,是“复原”而非“化妆”。

【小题1】下列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但必须强调,应该以传统为主、现代为辅
B.但必须强调,应该以现代为辅、传统为主
C.但必须强调,应该以现代为主、传统为辅
D.但必须强调,应该以传统为辅、现代为主
【小题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绵薄之力 与日俱增 粉饰 再现
B.绵薄之力 与时俱进 妆饰 表现
C.一臂之力 与日俱增 妆饰 表现
D.一臂之力 与时俱进 粉饰 再现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甲、乙、丙、丁句,标点无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D.丁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生活中,有人喜欢高谈阔论,有人习惯低声细语,有人说话绵里藏针……无论是日常攀谈还是    发言,语言都可谓交流的工具、思维的载体,释放出智慧与力量。 语言的力量,首在言之成理。就拿开会发言来说,一个人的讲话能引起共鸣、激荡人心的原因,是由于相关语言都找到了恰当的支点,在事实和逻辑层面无懈可击,有  

语言的力量,贵在言之有德。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讲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纵观  ,誓言“舍身为国”、发出惊人之语者不在少数,他们终能流芳千古,为民族精神注入生动元素。反观那些“两面人”、投机者,纵然信誓旦旦、巧舌如簧,由于没有人格的光亮,缺少修养的支撑,说出来的话自然无法令人   

语言的力量,亦在言之共情。《文心雕龙》有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 成,理定而后辞畅”。( )话语真情充沛、逻辑严谨,自然能生发出直抵人心的力量。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正式 创造力 社会现实 折服
B.郑重 创造力 社会现实 信服
C.郑重 说服力 历史长河 折服
D.正式 说服力 历史长河 信服
【小题2】文中划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个人的讲话能引起共鸣、激荡人心的原因是相关语言都找到了恰当的支点
B.一个人的讲话能引起共鸣、激荡人心的原因,是由于相关语言都找到了恰当的支点
C.一个人的讲话能激荡人心、引起共鸣的原因是相关语言都找到了恰当的支点
D.一个人的讲话能激荡人心、引起共鸣的原因,是由于相关语言都找到了恰当的支点
【小题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语言的真义,又何尝不是行文的典范?
B.这不仅是行文的典范,而且是语言的真义。
C.这既是语言的真义,又是行文的典范。
D.这是行文的典范,又何尝不是语言的真义?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