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东北某区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湿地和农田对应左侧纵坐标,建设用地对应右侧纵坐标)。
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示区域土地利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农田面积扩大了约6倍
B.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约6倍
C.湿地面积在1988-1993年变化最明显
D.农田的变化量与湿地的变化量相差不大
【小题2】该区域用地类型面积的变化会导致( )
①降水量增加 ②气温变化幅度增大 ③土壤退化明显 ④生物多样性减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小题3】为了改善当地的环境质量,最需要( )
A.积极进行退耕还湿
B.大力建设人工湿地
C.大幅减少建设用地
D.关停高耗水工业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6-22 12:07: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018年夏季,我国部分城市遭遇了严重的城市内涝。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有关城市内涝产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城市地表硬化面积过大,导致地表径流量增大
②城市化带来的“雨岛效应”,易导致降水强度增大
③城市建设导致市区蒸发量减小
④城市管网不完善,城市规划赶不上城市化发展速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小题2】下列措施对减轻城市中心区内涝作用较小的是( )
A.植树种草、建设绿地
B.营造“绿色墙壁”和“绿色阳台”
C.路面硬化多用渗水方砖,增加下渗
D.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
同类题2
如图图表现了雨水的不同处理方式,左图利用雨棚收集雨水,右图将雨水直接引入地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左图表现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到的良性作用有( )
①加剧城市内涝
②缓解城市缺水
③减少雨水和污水的汇流
④有利于实现雨水的资源化
⑤适当减轻居民经济负担
⑥有利于地下水回灌.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⑤⑥
【小题2】右图显示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的作用主要是( )
A.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循环中的下渗
B.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
C.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循环中的蒸发
D.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水循环中的地下径流
同类题3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D.蒸发量增加
【小题2】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下渗量减少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生活用水量增加
D.城市热岛效应
同类题4
下图为德国柏林某生活小区的雨水收集、净化和利用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系统的广泛使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A.防止绿地水土流失
B.促使地下水位下降
C.控制雨水径流污染
D.减少绿地土壤盐分
【小题2】在下列城市中该系统最容易推广的是
A.科威特
B.孟买
C.新加坡
D.多伦多
同类题5
读水循环示意图(图甲),回答下列问题。
(1)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是:A( ), B ( ) 。
(2)人类最容易干预或控制的环节是( )(填字母名称)。为更好地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改变水资源时间分配的人工措施是( ) 。
(3)图乙中,地下水与湖泊水的补给关系是( ),这种补给属于水循环中的( )环节(填名称)。
(4)举一农业生产上节约水资源的措施( )。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湿地及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