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小题2】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北京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是( )
A.市中心规划建设高级公寓
B.广建大型游乐场
C.大力发展高级轿车
D.加快环行道路建设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6-21 01:03: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绿岛效应”是指在一定面积(约3公顷)绿地里气温比周边建筑聚集处气温下降0.5℃以上。下图为“林地绿岛效应成因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林地绿岛效应的具体表现有
A.可供蒸发水分增多
B.增大城区气温日变化
C.消除城市热岛效应
D.减少城市地区日照时间
【小题2】建筑用地的增多对城区水循环影响是
A.地下水位上升
B.夏季风输送水量增多
C.雨季下渗水量减少
D.地表径流汇水速度减慢
同类题2
2014年11月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外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海绵城市”建设主要是指通过自然和人工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构建新型的城市水循环系统,使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左图是我国西北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正在建设的下凹式道路绿化带,右图是城市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凹式绿化带的建设对右图中城市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是
A.a增加
B.b增加
C.c减少
D.d不变
【小题2】“海绵城市”的建设
A.不利于地表污水的排走
B.导致地下水位升高,地基塌陷
C.有利于雨水的收集,并能减轻城市内涝
D.有利于发挥绿化带的道路隔离作用,减少交通拥堵
同类题3
读“水循环联系四大圈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丙、丁分别对应的圈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类可以通过_____来改变图中径流的时间分配,通过_____来改变图中径流的空间分布状况。
同类题4
2016年国际海绵城市建设论坛暨第十四届泉州市科协学术年会于12月25在泉州举行,本次大会以“让城市不再看海”为主题。其中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海绵城市建设为成功案例。图示为某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对水循环整个环节干预最明显的是
A.地下径流
B.地表径流
C.降水
D.水汽输送
【小题2】公园中荷花池在缓解城市内涝问题中最主要的功能是
A.美化城市环境
B.下渗蓄水
C.调节小气候
D.保护生物多样性
同类题5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下图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土壤水增多
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③蒸腾加强
④植被覆盖率增大
A.①③②④
B.①④②③
C.②④①③
D.①④③②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