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下列名字反映了新中国的历史进程,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最合理的是
①马文革
②李援朝
③陈卫星
④刘开放
①马文革
②李援朝
③陈卫星
④刘开放
A.②①③④ | B.②③①④ | C.②④①③ | D.②①④③ |
对联是时代的反映。以下对联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其发生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②反反正正,正正反反,正反都一样;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
③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保暖万人心
④一桥架长江南北通畅;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①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②反反正正,正正反反,正反都一样;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
③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保暖万人心
④一桥架长江南北通畅;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③④ | C.①④③② | D.③④②① |
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英雄们的光辉事迹。邱少云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下列英雄人物与邱少云是同一时期的是( )
A.杨靖宇 | B.董存瑞 |
C.黄继光 | D.雷锋 |
中国人,中国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梦想源于现实。材料中方志敏和罗阳的憧憬折射出中国怎样的变化?
(2)梦想基于选择。在方志敏生活的年代,以他为代表的追梦人为什么坚定地选择***,请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加以说明。
(3)梦想成于信仰。请按图中所示,写出一位为我国建设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及主要事迹,并用一句话概括坚定信仰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

(1)梦想源于现实。材料中方志敏和罗阳的憧憬折射出中国怎样的变化?
(2)梦想基于选择。在方志敏生活的年代,以他为代表的追梦人为什么坚定地选择***,请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加以说明。
(3)梦想成于信仰。请按图中所示,写出一位为我国建设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及主要事迹,并用一句话概括坚定信仰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
李晓明同学搜集到下列三幅历史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A.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 | B.抗美援朝 | C.解放西藏 | D.大炼钢铁运动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经历了四个步骤,依次为( )
A.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B.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 |
C.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农业合作化、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那一天”令人铭记,催人奋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那一天,火炬高擎。简述那一天学生提出“外争国权”的历史背景及结果。

(1)那一天,火炬高擎。简述那一天学生提出“外争国权”的历史背景及结果。
苏联检察官克伦斯基在远东军事法庭曾说:“如果我们可以指出一定的日期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这段血腥时期的开端的话,1931年9月18日恐怕是最有根据的。”
(2)那一天,国耻难忘。阅读材料,结合史实说明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的理由。当日本投降的消息传到重庆时,已是8月15日的晚上。据当时的美国记者记录:“突然,整个城市爆发出一片欢呼声和爆竹声。……不到一小时,整个城市就变成了一座巨响和狂欢的火山。”
(3)那一天,民族解放。请谈谈你对“民族解放”的理解。我们的许多节日与重大历史事件有关,下列节日的由来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建党节
②建军节
③青年节
④国庆节
①建党节
②建军节
③青年节
④国庆节
A.①②③④ | B.④③①② | C.③①②④ | D.①③②④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材料二中的“党的工作方法”是什么?
(3)联系所学,补充材料三知识卡片中的相关内容。
材料一

材料二 1949年***在西柏坡会议上指出:“从1927年开始,党的工作方法是……这一工作方法已经结束了,即将开始……的新的历史时期。”这一伟大转变,具有极为深刻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知识卡片
时间:1978年12月
会议:中共____①____召开
内容:批判了……,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____②____上来……
(1)根据所列三个材料,写出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2)材料二中的“党的工作方法”是什么?
(3)联系所学,补充材料三知识卡片中的相关内容。
2021年将迎来***建党100周年。下面事件与***密切相关的有( )
①五四运动
②北伐战争
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④开国大典
⑤辛亥革命
①五四运动
②北伐战争
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④开国大典
⑤辛亥革命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⑤ | D.②③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