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寻求民族振兴的道路上,中华民族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涌现了许多杰出人物。下列人物与其功绩对应正确的是( )
A.林则徐——举办近代民族工业 | B.康有为——建立民主共和国 |
C.洪秀全——建立君主立宪制 | D.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
法国历史学家亨利·高第说:“我并不认为这在当时是个好办法。我们这样做了,就使得中国人感觉到,我们才是真正的野蛮人。此外,对于无辜同胞的血,我们也不应该向石头寻仇。法国人与其英国同盟军的分歧就在这一点上:抢劫,可以;放火,不行!”亨利·高第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
A.英军武力强占香港岛 |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C.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 D.德国强租胶州湾地区 |
太平天国先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两部文献都( )
A.试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 B.脱离了社会现实,流于空想 |
C.反映了农民的理想追求 | D.受到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 |
下列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金田起义
②天京事变
③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④颁布《资政新篇》
①金田起义
②天京事变
③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④颁布《资政新篇》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②④ | C.①④③② | D.②③①④ |
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有一篇新闻报道,其标题的前半句是“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后半句应为
A.关天培战死炮台 | B.圆明园惨遭洗劫 |
C.邓世昌殉国黄海 | D.义和团火烧教堂 |
在近代,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 )
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妥协 | B.洋务派开展的“自强”“求富” 运动 |
C.民族资产阶级发动的民主革命 | D.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
下列对两次鸦片战争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两次战争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发动的 |
B.两次战争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
C.两次战争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
D.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是英法两国 |
某部历史题材的电影叙述了1843年上海的场景,下列场景与历史事实相符的是( )
①在海边码头,一艘英国货船正在卸货 ②挂日本国旗的工厂一家接家
③民众对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感到气愤 ④大清官员与英国领事协商关税额。
①在海边码头,一艘英国货船正在卸货 ②挂日本国旗的工厂一家接家
③民众对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感到气愤 ④大清官员与英国领事协商关税额。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 |
为纪念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奋斗历程中牺牲的无数先烈,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兴建人民英雄纪念碑。阅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回答问题。
(2)碑文中的“三十年”指的是哪一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依次取得了哪些战争的伟大胜利?
(3)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主要经历了哪些政府的统治?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碑文中“一千八百四十年”,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从社会性质变化的角度,说说中国人民为什么要谨记这一历史时刻?(2)碑文中的“三十年”指的是哪一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依次取得了哪些战争的伟大胜利?
(3)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主要经历了哪些政府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