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的社会生活
- 人类生活的世界
- 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
- 生产活动与自然资源
- + 国家的发展与现状
-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 发展中的中国
- 可持续发展
- 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 文明中心——城市
- 中国古代史
- 中国近现代史
- 世界历史
- 当代中国与世界
下列关于中国在联合国中地位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
②中国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员国
③中国是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之一
④中国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
①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
②中国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员国
③中国是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之一
④中国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对联合国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联合国的主要职能是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②联合国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产物
③联合国是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政治、经济集团
④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
①联合国的主要职能是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②联合国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产物
③联合国是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政治、经济集团
④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我国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正式颁布,新增了对细微颗粒物PM2.5的监测。这项工作旨在落实的基本国策略是( )
A.计划生育 |
B.改革开放 |
C.节约资源 |
D.环境保护 |
昔日“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塞罕坝,今日“蓝天白云游,绿野无尽头”。今昔的对比说明了( )
①我国环境问题已经解决
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美丽中国揭开新篇章
③国家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
④我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
①我国环境问题已经解决
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美丽中国揭开新篇章
③国家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
④我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人民家庭生活用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四,简要说明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材料一 票证中的历史印记

材料二
时间 | 四大件 |
20世纪50—70年代 | 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 |
20世纪80年代 | 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 |
21世纪以来 | 智能手机、电脑、汽车、楼房 |
材料三 2018年第七届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于9月3日至4日在北京举行。本次峰会主题为“合作共赢,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中非合作论坛已成功举办七届,促进了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共同发展。
材料四 国际传媒巨头默多克曾经慨叹:“一份报纸希望在全球畅销最快捷的办法,就是把中国放在头版。”当“关注中国”越来越成为一个国际共识,“解读中国”则像庞大的中国本身一样复杂多元。
(1)根据材料一,从票证A的使用和废止到票证B的出现,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人民家庭生活用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四,简要说明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温州爱心市民筹集善款十多万元,帮助西藏嘉黎县两名患病儿童到温州就医并获得康复。爱心市民的义举主要体现了( )
A.懂得保护自己 ![]() | B.善待他人生命 ![]() | C.意志需要磨砺 ![]() | D.履行法律义务 |
绍兴发展依托于绿水青山。2018年绍兴市共淘汰落后产能企业348家,关停热电企业7家,推广新能源汽车5026辆,打响了蓝天保卫战。这样做
①是因为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②表明解决环境问题是绍兴当前的工作中心
③体现了绍兴努力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
④体现了绍兴着力追求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①是因为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②表明解决环境问题是绍兴当前的工作中心
③体现了绍兴努力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
④体现了绍兴着力追求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绍兴发展借力于时代机遇。2018年绍兴举行首届发展大会,1000余位越商、乡贤和海内外知名人士,怀着家书的浓情邀约,汇聚故里,为拥抱大湾区、发展大绍兴出谋划策,形成了发展黄酒、珍珠历史经典产业等多个共识,并签约16个项目,引资687.7亿元。这一盛会( )
①发扬了基层民主的自治精神 ②见证了中华文化凝心聚力的力量
③彰显了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 ④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原则
①发扬了基层民主的自治精神 ②见证了中华文化凝心聚力的力量
③彰显了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 ④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原则
A.①②③ ![]() | B.①②④ ![]() | C.①③④ ![]() | D.②③④ |
科技也使“比邻若天涯”。亲友团聚时,随处可见“低头一族”,虚拟世界的热情加剧着现实的冷漠。这警示人们缩短心灵距离更需要( )
A.依靠科技创新 ![]() | B.加强相关立法 ![]() | C.远离虚拟网络 ![]() | D.弘扬传统美德 |
“荒凉、贫瘠和没有希望的土地”,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这样描述以色列。但如今,昔日的大片沙漠早已变成了瓜果飘香的沃野良田,到处郁郁葱葱,绿意盎然,被称为欧洲人的“大花园”“大菜篮”。以色列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农业奇迹。
(1)以色列发展农业有哪些不利因素?
(2)水资源严重缺乏的以色列,为什么被称为欧洲人的“大花园”“大菜篮”?
(3)以色列是如何创造举世闻名的农业奇迹的?
(4)以色列发展绿洲农业的举措,对干旱地区发展农业有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