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与式
- 方程与不等式
- 函数
- 图形的性质
- 图形的变化
- 统计与概率
- 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与方法
- 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 统计表
- + 扇形统计图
- 求扇形统计图的某项数目
- 求扇形统计图的圆心角
- 由扇形统计图求某项的百分比
- 由扇形统计图求总量
- 由扇形统计图推断结论
- 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信息关联
- 折线统计图
- 观察、猜想与证明
- 实践与应用(暂存)
河西中学九年级共有9个班,300名学生,学校要对该年级学生数学学科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进行抽样分析,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收集数据
(1)若从所有成绩中抽取一个容量为36的样本,以下抽样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
①在九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36名学生的成绩;
②按男、女各随机抽取18名学生的成绩;
③按班级在每个班各随机抽取4名学生的成绩.
整理数据
(2)将抽取的36名学生的成绩进行分组,绘制频数分布表和成绩分布扇形统计图如下.请根据图表中数据填空:
①C类和D类部分的圆心角度数分别为 °、 °;
②估计九年级A、B类学生一共有 名.

分析数据
(3)教育主管部门为了解学校教学情况,将河西、复兴两所中学的抽样数据进行对比,得下表:
你认为哪所学校本次测试成绩较好,请说明理由.
收集数据
(1)若从所有成绩中抽取一个容量为36的样本,以下抽样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
①在九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36名学生的成绩;
②按男、女各随机抽取18名学生的成绩;
③按班级在每个班各随机抽取4名学生的成绩.
整理数据
(2)将抽取的36名学生的成绩进行分组,绘制频数分布表和成绩分布扇形统计图如下.请根据图表中数据填空:
①C类和D类部分的圆心角度数分别为 °、 °;
②估计九年级A、B类学生一共有 名.

成绩(单位:分) | 频数 | 频率 |
A类(80~100) | 18 | ![]() |
B类(60~79) | 9 | ![]() |
C类(40~59) | 6 | ![]() |
D类(0~39) | 3 | ![]() |
分析数据
(3)教育主管部门为了解学校教学情况,将河西、复兴两所中学的抽样数据进行对比,得下表:
学校 | 平均数(分) | 极差(分) | 方差 | A、B类的频率和 |
河西中学 | 71 | 52 | 432 | 0.75 |
复兴中学 | 71 | 80 | 497 | 0.82 |
你认为哪所学校本次测试成绩较好,请说明理由.
“低碳环保,你我同行”,市区的公共自行车给市民出行带来不少方便,我校数学社团小学员走进小区随机选取了市民进行调查,调查的问题是“您大概多久使用一次公共自行车?”,将本次调查结果归为四种情况:
将这次调查情况整理并绘制出如下两幅统计图:

根据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活动共有________位市民参与调查;
(2)补全条形统计图;
(3)根据统计结果,若市区有26万市民,请估算每天都用公共自行车的市民约有多少人.
A.每天都用 | B.经常使用 | C.偶尔使用 | D.从未使用 |


根据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活动共有________位市民参与调查;
(2)补全条形统计图;
(3)根据统计结果,若市区有26万市民,请估算每天都用公共自行车的市民约有多少人.
我区课堂教学改革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某校对八年级4个实验班、10个对比班(每班50人)进行了一次数学学科素养检测,分别抽取50名学生的成绩进行分析,并将结果绘制成如下统计表及统计图(数据包括左端点但不包括右端点,且收集的数据为整数).
(1)补全实验班检测结果频数分布直方图;
(2)若检测成绩80分以上为优秀,试估计全校八年级学生中优秀学生约有多少人?
(3)通过以上分析结果,小可同学认为实验班学生的平均分更高,你的看法呢?说说你的理由.
(1)补全实验班检测结果频数分布直方图;
(2)若检测成绩80分以上为优秀,试估计全校八年级学生中优秀学生约有多少人?
(3)通过以上分析结果,小可同学认为实验班学生的平均分更高,你的看法呢?说说你的理由.

某校计划开展了“大课间”体育活动.为便于管理与场地安排,学校以小明所在班级为例,对学生参加各个体育项目(每人只选择参加一项)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并把调查的结果绘制了如下图所示的不完全统计图,请你根据下列信息回答问题:
(1)在这次调查中,小明所在的班级参加篮球项目的同学有____人;扇形统计图中乒乓球项目所在的扇形的圆心角是____度;
(2)补全条形统计图.
(3)如果学校有1000名学生,请估计全校学生中有多少人参加篮球项目.

(1)在这次调查中,小明所在的班级参加篮球项目的同学有____人;扇形统计图中乒乓球项目所在的扇形的圆心角是____度;
(2)补全条形统计图.
(3)如果学校有1000名学生,请估计全校学生中有多少人参加篮球项目.


某学校为了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决定组建绘画、摄影、读书和舞蹈兴趣活动小组,为了解学生最喜欢哪一种活动的人数,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调查(每位学生必选且只能选一项),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了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统计图上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这次被调查的学生共有多少人,并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在扇形统计图中,求出最喜欢“读书”所对应的圆心角度数;
(3)若该校共有学生2000人,请你估计该校最喜欢读书活动的人数.
(1)这次被调查的学生共有多少人,并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在扇形统计图中,求出最喜欢“读书”所对应的圆心角度数;
(3)若该校共有学生2000人,请你估计该校最喜欢读书活动的人数.

某中学为了解七年级学生的体育成绩,从全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双飞”跳绳测试,结果分为A,B,C,D四个等级,请跟进两幅统计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本次抽样调查共抽取了多少名学生?
(2)求测试结果为C等级的学生数,并补全条形图;
(3)若该学校七年级共有400名学生,请你估计该学校七年级学生中“双飞”跳绳测试结果为D等级的学生有多少名.
(1)本次抽样调查共抽取了多少名学生?
(2)求测试结果为C等级的学生数,并补全条形图;
(3)若该学校七年级共有400名学生,请你估计该学校七年级学生中“双飞”跳绳测试结果为D等级的学生有多少名.

长沙市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天心阁、岳麓山、橘子洲三个景区是人们节假日游玩的热点景区,李老师对九年级1班学生五一长假随父母到这三个景区游玩的计划做了全面调查,调查分四个类别:A、游三个景区;B、游两个景区;C、游一个景区;D、不到这三个景区游玩.现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请结合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九(1)班共有学生 人,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在扇形统计图中,表示“B类别”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 ;
(3)若小明、小华两名同学,各自从三个景区中随机选一个作为5月1日游玩的景区,请用列表或者画树状图的形式求出他们同时选中岳麓山的概率.

(1)九(1)班共有学生 人,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在扇形统计图中,表示“B类别”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 ;
(3)若小明、小华两名同学,各自从三个景区中随机选一个作为5月1日游玩的景区,请用列表或者画树状图的形式求出他们同时选中岳麓山的概率.
某校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就“你最喜欢的图书类别”(只选一项)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作了调查统计,将调查结果统计后绘制成如下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这次随机
调查了 名学生,统计表中d= ;
(2)假如以此统计表绘出扇形统计图,则武侠小说对应的圆心角是 ;
(3)试估计该校1500名学生中有多少名同学最喜欢文学名著类书籍?
种类 | 频数 | 频率 |
卡通画 | a | 0.45 |
时文杂志 | b | 0.16 |
武侠小说 | 50 | c |
文![]() | d | e |
(1)这次随机

(2)假如以此统计表绘出扇形统计图,则武侠小说对应的圆心角是 ;
(3)试估计该校1500名学生中有多少名同学最喜欢文学名著类书籍?

为了迎接2018年高中招生考试,某中学对全校九年级进行了一次数学摸底考试,并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的测试成绩作为样本进行分析,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1和图2,请你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请将表示成绩类别为“中”的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在扇形统计图中表示成绩为“优”的扇形所对的圆心角为 度;
(3)学校九年级共有600人参加这次数学考试,估计该校有多少名学生成绩可以达到优.

(1)请将表示成绩类别为“中”的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在扇形统计图中表示成绩为“优”的扇形所对的圆心角为 度;
(3)学校九年级共有600人参加这次数学考试,估计该校有多少名学生成绩可以达到优.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了攻坚克难阶段. 为了解2017年全国居民收支数据国家统计局组织实施了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按季度发布.调查采用分层、多阶段、与人口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方法,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1650个县(市、区)随机抽选16万个居民家庭作为调查户.已知2017年前三季度居民人均消费可支配收入平均数是2016年前三季度居民人均消费可支配收入平均数的115%,人均消费支出为11423元,根据下列两个统计图回答问题:(以下计算最终结果均保留整数)

(1)求年度调查的样本容量及2017年前三季度居民人均消费可支配收入平均数(元);
(2)求在2017年前三季度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用于医疗保健所占圆心角度数;
(3)求在2017年前三季度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用于居住的金额.

(1)求年度调查的样本容量及2017年前三季度居民人均消费可支配收入平均数(元);
(2)求在2017年前三季度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用于医疗保健所占圆心角度数;
(3)求在2017年前三季度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用于居住的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