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与式
- + 有理数
- 正数和负数
- 有理数的初步认识
- 数轴
- 相反数
- 绝对值
- 有理数大小比较
- 有理数的运算
- 实数
- 代数式
- 因式分解
- 分式
- 二次根式
- 方程与不等式
- 函数
- 图形的性质
- 图形的变化
- 统计与概率
- 观察、猜想与证明
- 实践与应用(暂存)
已知b是最小的正整数,且a、c满足|a+1|+(c+6)2=0.
(1)填空:a= ,b= ,c= ;
(2)a、b、c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分别为A、B、C,P是数轴上点A、B之间一动点(不与点A、B重合),其对应的数为x,|x+1|+|x﹣1|= ;
(3)在(1)、(2)的条件下,点A、B、C开始在数轴上同时运动,若点C和点A分别以每秒6个单位长度和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点B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假设t秒钟过后,若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C,点A与B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

(1)填空:a= ,b= ,c= ;
(2)a、b、c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分别为A、B、C,P是数轴上点A、B之间一动点(不与点A、B重合),其对应的数为x,|x+1|+|x﹣1|= ;
(3)在(1)、(2)的条件下,点A、B、C开始在数轴上同时运动,若点C和点A分别以每秒6个单位长度和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点B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假设t秒钟过后,若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C,点A与B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
A.请问:AC﹣AB的值是否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其值. |

已知:﹣4,|﹣2|,﹣2,﹣(﹣3.5),0,
.
(1)在如图所示的数轴上表示出以上各数;

(2)比较以上各数的大小,用“<”号连接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以上各数中选择恰当的数填在图中这两个圈的(重叠)部分.

(1)在如图所示的数轴上表示出以上各数;

(2)比较以上各数的大小,用“<”号连接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以上各数中选择恰当的数填在图中这两个圈的(重叠)部分.

我国古代秦汉时期有一部数学著作,堪称是世界数学经典名著.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正式确立.它采用按类分章的问题集的形式进行编排.其中方程的解法和正负数加减运算法则在世界上遥遥领先,这部著作的名称是( )


A.《九章算术》 | B.《海岛算经》 | C.《孙子算经》 | D.《五经算术》 |
一个质点在第一象限及
轴、
轴上运动,在第一秒钟,它从原点运动到
,然后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且每秒移动一个单位,那么第
秒时质点所在位置的坐标是( )






A.![]() | B.![]() | C.![]() | D.![]() |
如图,数轴上有A、B两点.

(1)分别写出A、B两点表示的数: 、 ;
(2)若点C表示﹣0.5,把点C表示在如图所示的数轴上;
(3)将点B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D,点A、B、C、D所表示的四个数用“<”连接的结果: .

(1)分别写出A、B两点表示的数: 、 ;
(2)若点C表示﹣0.5,把点C表示在如图所示的数轴上;
(3)将点B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D,点A、B、C、D所表示的四个数用“<”连接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