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与式
- + 有理数
- 正数和负数
- 有理数的初步认识
- 数轴
- 相反数
- 绝对值
- 有理数大小比较
- 有理数的运算
- 实数
- 代数式
- 因式分解
- 分式
- 二次根式
- 方程与不等式
- 函数
- 图形的性质
- 图形的变化
- 统计与概率
- 观察、猜想与证明
- 实践与应用(暂存)
(2015秋?临清市期末)如图,数轴A、B上两点分别对应实数a、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b>0 | B.ab>0 | C.![]() | D.![]() |
(1)若点P为AB的中点,直接写出点P对应的数;
(2)数轴的原点右侧是否存在点P,使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为8?若存在,请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现在点A、点B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每秒0.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同时向右运动,同时点P以每秒6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表示数1的点向左运动.当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为3个单位长度时,求点P所对应的数是多少?

(2015秋•鞍山期末)在同一条数轴上,点B位于有理数﹣8处,点C位于有理数16处,若点B每秒向右匀速运动6个单位长度,同时点C每秒向左匀速运动2个单位长度,当运动 秒时,BC的长度为8个单位长度.
(2015秋•江汉区期末)【背景知识】数轴上A点、B点表示的数为a、b,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线段AB的中点M表示的数为
.
【问题情境】已知数轴上有A、B两点,分别表示的数为﹣40和20,点A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点B以每秒2个单位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t>0).
(1)运动开始前,A、B两点的距离为 ;线段AB的中点M所表示的数为 .
(2)它们按上述方式运动,A、B两点经过多少秒会相遇,相遇点所表示的数是什么?
(3)当t为多少时,线段AB的中点M表示的数为﹣5?并直接写出在这一运动过程中点M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

【问题情境】已知数轴上有A、B两点,分别表示的数为﹣40和20,点A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点B以每秒2个单位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t>0).
(1)运动开始前,A、B两点的距离为 ;线段AB的中点M所表示的数为 .
(2)它们按上述方式运动,A、B两点经过多少秒会相遇,相遇点所表示的数是什么?
(3)当t为多少时,线段AB的中点M表示的数为﹣5?并直接写出在这一运动过程中点M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
点A在数轴上距离原点5个单位长度,且位于原点左侧,若将点A向右移动7个单位长度到点B,此时点B表示的数是()
A.2 | B.﹣2 | C.﹣12 | D.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