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爱尔兰
- 奥地利
- 澳大利亚
- 波兰
- 丹麦
- 德国
- 俄国
- 法国
- 哥伦比亚
- 古罗马
- 古希腊
- 加拿大
- 捷克
- 美国
- 挪威
- 日本
- 苏格兰
- 苏联
- 西班牙
- 匈牙利
- 意大利
- 印度
- + 英国
- 培根
- 莎士比亚
- 弥尔顿
- 亨利·菲尔丁
- 丹尼尔·笛福
- 乔纳森·斯威夫特
- 菲尔丁
- 奥斯汀
- 瓦特斯各特
- 拜伦
- 雪莱
- 狄更斯
- 夏洛蒂·勃朗特
- 艾米丽·勃朗特
- 乔治·艾略特
- 哈代
- 萨克雷
- 萧伯纳
- 劳伦斯
- 艾略特
- 培根
- 济慈
- 卡罗尔
- 阿加莎·克里斯蒂
- 柯南道尔
- 毛姆
- 奥斯卡·王尔德
- 彼得·梅尔
- J·K·罗琳
- 弗吉尼亚·伍尔夫
- 托尔金
- 丘吉尔
- 其他外国作家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 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 。书中主人公格列佛游历了“ ”、“ 、”“ ”和“马国(慧骃国)”等四个国家。
谈读书
培根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惟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资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小题1】给文段划分层次,并概括每层的大意。【小题2】作者论述了读书的重要,为什么又说“不可尽信书上所言”?
【小题3】画直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这层的论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