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地球
- 地形和地壳的运动
- 土壤
- 地球上的水体
- + 天气与气候
- 天气
- 大气层
- 常用的天气符号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下列关于天气与气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气候是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 |
B.杭州四季分明描述的是杭州的气候特征 |
C.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无降水 |
D.一般而言,一天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左右 |
下列地理现象与其主要影响因素搭配错误的是
A.海南岛位于热带季风区——夏季风 |
B.黑龙江省最北部为寒温带——纬度位置 |
C.黄土高原年降水量比华北平原少—海陆位置 |
D.黄山是我国著名避暑胜地—地形 |
如图表示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地的降水和气温情况,其中柱状图表示降水,曲线图表示气温,最左边的纵坐标表示降水量(单位:毫米),最右边的纵坐标表示气温(单位:℃),读图后回答:
(1)图中B代表___________(填写城市名称),这个城市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____季.
(2)由图可以看出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_

(1)图中B代表___________(填写城市名称),这个城市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____季.
(2)由图可以看出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_
关于世界气温分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大致由高纬度向低纬度逐渐降低 |
B.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分布没有差异 |
C.北半球的等温线在1月等温线图上比在7月图上排列紧密 |
D.海拔高处,距太阳相对近,因而气温高 |
寒带气候又称__气候,包括__气候和__气候.__气候主要分布在__大陆及北冰洋沿岸的岛屿,__气候主要分布在__大陆及北美大陆北部边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为“陕西省一月和七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及部分城市年均降水量图”。

材料二 陕西省可以划分为陕南、关中和陕北三大地理单元。图2为“陕西省沿109°E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 太白山是秦岭最高峰,海拔3767米,其南北坡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图3为“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逐月变化图”。

(1)比较冬、夏季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差异。__。
(2)七月,在关中地区出现高温中心的主要原因是__,24℃等温线沿晋陕边界向北凸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
(3)从地形、植被等方面分析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的自然景观特征。__。
(4)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的农业发展方向分别是__。
材料一 图1为“陕西省一月和七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及部分城市年均降水量图”。

材料二 陕西省可以划分为陕南、关中和陕北三大地理单元。图2为“陕西省沿109°E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 太白山是秦岭最高峰,海拔3767米,其南北坡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图3为“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逐月变化图”。

(1)比较冬、夏季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差异。__。
(2)七月,在关中地区出现高温中心的主要原因是__,24℃等温线沿晋陕边界向北凸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
(3)从地形、植被等方面分析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的自然景观特征。__。
(4)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的农业发展方向分别是__。
下表所示的是一气象站在B地测得一天中以下几个时间段的气温,试回答下列问题:

(1)气象站测试气温时,应将温度计安置在离地面1.5 m的___内。
(2)B地的最高气温出现在___时,最低气温出现在___时。
(3)A、B两地在同一时间,气温理论上相差___℃。
(4)C地和D地相比,___地降水更多,原因是其处在___,水汽上升过程中更容易冷凝成云。
时间(时)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 22 |
温度(℃) | 12.2 | 10.4 | 9.4 | 11.1 | 12.0 | 17.6 | 18.5 | 22.4 | 20.5 | 18.1 | 14.4 | 13.9 |

(1)气象站测试气温时,应将温度计安置在离地面1.5 m的___内。
(2)B地的最高气温出现在___时,最低气温出现在___时。
(3)A、B两地在同一时间,气温理论上相差___℃。
(4)C地和D地相比,___地降水更多,原因是其处在___,水汽上升过程中更容易冷凝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