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地球
- 地形和地壳的运动
- 土壤
- 地球上的水体
- + 天气与气候
- 天气
- 大气层
- 常用的天气符号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读《相对湿度表》,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情况下,干球的温度越高,空气的相对湿度也就越_______。
(2)当一位同学用干湿球去测量空气相对湿度时,测得干球的温度为25℃,而湿球的温度为24℃,那么当时测量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为________。
(3)假如不考虑《相对湿度表》之外的数据,当测得的相对湿度是76%的时候,那么干球和湿球的温度有可能是:____ _(以“干球:×℃、湿球:×℃”格式填写)。
干球温度 | -50℃ | 0.0℃ | 5.0℃ | 10.0℃ | 15.0℃ | 20.0℃ | 25.0℃ | 30.0℃ | 35.0℃ | |
干 湿 差 | 1.0℃ | 77% | 82% | 86% | 88% | 90% | 91% | 92% | 93% | 93% |
2.0℃ | 54% | 65% | 71% | 76% | 80% | 82% | 83% | 86% | 87% | |
3.0℃ | 32% | 47% | 58% | 65% | 70% | 74% | 76% | 79% | 81% | |
4.0℃ | 11% | 31% | 45% | 54% | 61% | 66% | 68% | 73% | 75% | |
5.0℃ | | 15% | 32% | 44% | 52% | 56% | 61% | 67% | 69% |
(1)通常情况下,干球的温度越高,空气的相对湿度也就越_______。
(2)当一位同学用干湿球去测量空气相对湿度时,测得干球的温度为25℃,而湿球的温度为24℃,那么当时测量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为________。
(3)假如不考虑《相对湿度表》之外的数据,当测得的相对湿度是76%的时候,那么干球和湿球的温度有可能是:____ _(以“干球:×℃、湿球:×℃”格式填写)。
分析下图:(图上海拔的单位为米),已知在对流层,海拔上升1000米,气温约下降6℃。

(1)若山脚B地的气温为25℃,则山顶A地的气温约为 。
(2)C地和D 地相比, 地降水更多,原因是其处在 。

(1)若山脚B地的气温为25℃,则山顶A地的气温约为 。
(2)C地和D 地相比, 地降水更多,原因是其处在 。
影响气候现象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和季风,分析下列各气候现象的影响因素,填写在横线上。
(1)冬季哈尔滨冰天雪地,海南岛温暖如春 ;
(2)台湾的火烧寮有丰富的降水 ;
(1)冬季哈尔滨冰天雪地,海南岛温暖如春 ;
(2)台湾的火烧寮有丰富的降水 ;
下图是反映近地面气压高低状况的“等压线图”。它经常出现在电视气象节目的“天气图”上。试根据图上气压数据判断:乙地天气状况以 为特征,在代表风向的A、B、C、D四个箭头中正确的是 。

如图所示为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用图中数字填空: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空气对流运动强烈的是__ __层,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 __层。
(2)①层厚度不均,一般地说,___ __地区较厚。(填“赤道”或“两极”)

(1)用图中数字填空: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空气对流运动强烈的是__ __层,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 __层。
(2)①层厚度不均,一般地说,___ __地区较厚。(填“赤道”或“两极”)
我国海南岛长夏无冬,而哈尔滨夏季短、冬季长而寒冷,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的差异 | B.所处地形的不同 |
C.海洋和陆地性质不同 | D.季风的影响 |
如图A地海拔300米,B地海拔3300米,且A处长年刮东风。(提示:海拔每升高1000米,温度下降6℃。)

(1)理论推算A和B两地温度差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2)B和C地相比,降水较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 地,
判断理由是:B地位于_____________ 。

(1)理论推算A和B两地温度差为
(2)B和C地相比,降水较多的是
判断理由是:B地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