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地球
- 地形和地壳的运动
- 土壤
- 地球上的水体
- 天气与气候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如图所示,在坡度较陡的沟谷中形成的饱含石块和泥土的特殊洪流,具有强大的破坏力。这属于是什么灾害?()


A.山洪爆发 |
B.山体滑坡 |
C.泥石流 |
D.地震 |
如图为反映某地近地面气压高低状况的“等压线图”。请根据图示气压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正受_ _(填“高”或“低”)气压控制,天气 .(填“阴雨”或“晴燥”)。
(2)在代表风向的A、B、C、D四个箭头中,正确的是 __。

(1)甲地正受_ _(填“高”或“低”)气压控制,天气 .(填“阴雨”或“晴燥”)。
(2)在代表风向的A、B、C、D四个箭头中,正确的是 __。
读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当地球公转到 点时,北半球获得太阳光热最多,这一天为北半球的 日;
(2)9月23或24日,地球公转到 点。此时,太阳直射在 上;
(3)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由B位置转到C位置时,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是 。
(4)当地球公转到D位置时,南半球正处在 季。

(1)当地球公转到 点时,北半球获得太阳光热最多,这一天为北半球的 日;
(2)9月23或24日,地球公转到 点。此时,太阳直射在 上;
(3)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由B位置转到C位置时,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是 。
(4)当地球公转到D位置时,南半球正处在 季。
下面与地震预兆无关的是()
A.遍地干旱,作物枯萎,用水紧张 |
B.鸡鸣狗叫、蚂蚁搬家、老鼠出洞等,一些动物行为反常 |
C.仪器测得该地的地球磁场、电场异常,地形发生变化 |
D.地下水位突然升高,井水冒泡,地温明显升高 |
(1)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经过许多科学家的努力,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立了_____学说,认为地壳的岩石圈分裂成_________大板块,板块“漂浮”在________上慢慢地移动着。
(2)从地壳的运动来看,地震和火山一般易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方,世界上地震和火山集中分布在两个地带,分别称为_____________地震火山带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震火山带。
(3)你能说出发生在我国的两次大地震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地壳的运动来看,地震和火山一般易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方,世界上地震和火山集中分布在两个地带,分别称为_____________地震火山带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震火山带。
(3)你能说出发生在我国的两次大地震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