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地球
- 地形和地壳的运动
- 土壤
- 地球上的水体
- 天气与气候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至今它还在不断升高的原因是( )
A.印度洋板块不断挤压亚欧板块 | B.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张裂 |
C.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张裂 | D.非洲板块不断挤压印度洋板块 |
2019年5月1日,某市市区的空气质量指数为80~94。根据空气质量指数(AQI)范围与相应的空气质量类别对应表来判断,该市市区当天的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分别是( )


A.Ⅰ级 优 | B.Ⅱ级 良 | C.Ⅲ级 轻度污染 | D.Ⅴ级 重度污染 |
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层占了大气质量的1/2和几乎全部的水汽 |
B.B层的上方有臭氧层,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 |
C.C层风平浪静,适合飞机飞行 |
D.D层叫暖层,其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
据图回答:如图所示是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图。下列是关于大气各层及其相关作用之间的连线:

(1)在ABC三层中,B为____层
(2)空气垂直运动强烈的是____层(填字母)
(3)对A层的描述合理的是____
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②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③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

(1)在ABC三层中,B为____层
(2)空气垂直运动强烈的是____层(填字母)
(3)对A层的描述合理的是____
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②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③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
下列现象能支持“地壳是在不断变动”这一观点的是( )

(1)高山上的岩层中发(2)峭壁上岩层(3)采石场上弯(4)风蚀的岩石
现海洋生物化石断裂的痕迹曲的岩层

(1)高山上的岩层中发(2)峭壁上岩层(3)采石场上弯(4)风蚀的岩石
现海洋生物化石断裂的痕迹曲的岩层
A.(1)(2)(3) | B.(1)(2)(4) | C.(1)(3)(4) | D.(2)(3)(4) |
读图,并回答问题。

(1)甲图中①点的经纬度是______。②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_______半球。
(2)乙图所示三个图幅大小相同的 “城市规划”地图,三个城市中,________城区面积最大。

(1)甲图中①点的经纬度是______。②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_______半球。
(2)乙图所示三个图幅大小相同的 “城市规划”地图,三个城市中,________城区面积最大。
每周三下午第四节是某中学的社团活动课。在课堂上科技社的社员们在对地球的相关知识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其中正确的是( )
①小黄认为:中国古人对天地的认识是“天圆地方”的观点。
②小洪认为:远离海岸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能够证明海平面并不是平面。
③小吴认为:月食时月轮缺损的部分为圆弧形,能够证明地球是圆的。
④小张认为:日食时日轮的缺损部分为圆弧形,能够证明地球是圆的。
⑤小徐认为: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所以有科学家把它戏称为“七巧板”。
⑥小方认为:全球的这些板块漂浮在海洋上,并相互不断地发生着碰撞和张裂。
⑦小芮认为:地球的内部结构与鸡蛋非常相识,也分为三层。
①小黄认为:中国古人对天地的认识是“天圆地方”的观点。
②小洪认为:远离海岸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能够证明海平面并不是平面。
③小吴认为:月食时月轮缺损的部分为圆弧形,能够证明地球是圆的。
④小张认为:日食时日轮的缺损部分为圆弧形,能够证明地球是圆的。
⑤小徐认为: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所以有科学家把它戏称为“七巧板”。
⑥小方认为:全球的这些板块漂浮在海洋上,并相互不断地发生着碰撞和张裂。
⑦小芮认为:地球的内部结构与鸡蛋非常相识,也分为三层。
A.①②③④⑤⑥⑦ | B.①②③④⑤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③⑦ |
2016年11月,“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体遗产代表作名录》。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与二十四节气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春分这天宁波昼夜平分 | B.夏至之后的节气是芒种 |
C.秋分这天的月相一定是上弦月![]() | D.从冬至到夏至的时间间隔为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