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构成物质的微粒
- + 物质的分类
- 物质分类的方法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氧化物、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金刚石、生石灰、熟石灰、胆矾 | B.水银、干冰、冰水混合物、纯盐酸 |
C.苛性钠、水、双氧水、洁净的空气 | D.臭氧、氯酸钾、浓硫酸、波尔多液 |
2017年5月,我国在南海首次试采可燃冰成功。
材料一:可燃冰的化学式为CH4·8H2O,相对分子质量为160,它是由甲烷气体与不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水合物。可燃冰热值高、储藏量大。燃烧不产生污染物。
材料二:将CO2注入海底的可燃冰储层,能将可燃冰中的CH4“挤走”,而形成二氧化碳水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烷(CH4)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CH4·8H2O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下列关于可燃冰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材料一:可燃冰的化学式为CH4·8H2O,相对分子质量为160,它是由甲烷气体与不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水合物。可燃冰热值高、储藏量大。燃烧不产生污染物。
材料二:将CO2注入海底的可燃冰储层,能将可燃冰中的CH4“挤走”,而形成二氧化碳水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烷(CH4)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CH4·8H2O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下列关于可燃冰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可燃冰是一种清洁能源 |
B. 甲烷和水形成可燃冰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
C. 用CO2 “挤走”可燃冰中的CH4过程属于置换反应 |
下列图示可表示一定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


A.反应前后分子、原子个数都不变 | B.该反应中各物质都为化合物 |
C.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D.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
尿素的化学式为CO(NH2)2,请根据相关信息计算:
(1)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2)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3)某农田计划施用尿素100kg,但由于货源短缺,现改用硝酸铵(化学式NH4NO3),为保证含氮量相当,所需硝酸铵的质量是多少kg?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2)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3)某农田计划施用尿素100kg,但由于货源短缺,现改用硝酸铵(化学式NH4NO3),为保证含氮量相当,所需硝酸铵的质量是多少kg?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氰化钠(NaCN)为白色结晶粉末。在潮湿空气中,因吸湿而稍有苦杏仁味。易溶于水,剧毒,致死量约为 1~2mg,试回答:
(1)属于氰化钠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
(2)该化合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3)该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
(4)该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1)属于氰化钠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
(2)该化合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3)该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
(4)该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如图所示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方框图中的物质属于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

(1)左方框图中的物质属于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