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构成物质的微粒
- + 物质的分类
- 物质分类的方法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中国在南海成功试采可燃冰,它将推动世界能源利用格局的改变。已知某种可燃冰的化学式为CH4·8H2O。请回答:
(1)这种可燃冰中含有___种元素,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
(2)这种可燃冰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
(1)这种可燃冰中含有___种元素,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
(2)这种可燃冰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
已知一种碳原子(质子数、中子数均为6)的质量为ag,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b,则一个铝原子的质量为( )
A.(12a/b)g | B.(ab/12)g | C.(12/ab)g | D.(b/12a)g |
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有关该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能含有碳元素 | 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
C.一定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 | D.一定含有氧元素 |
下列几组物质按盐、碱、酸顺序排列的是( )
A.KNO3、NaOH、HCl | B.Ca(OH)2、HCl、NaCl |
C.H2SO4、Na2CO3、Ba(OH)2 | D.HNO3、KOH、CuSO4 |
下列对化学符号所表示的意义描述错误的是( )
A.O2:可以表示一个氧分子 |
B.Cl-1:可以表示一个氯离子 |
C.Ne:可以表示一个氖分子 |
D.CO2:可以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 |
现有四种物质: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将它们分成两组:一组为一氧化碳、氢气、甲烷;另一组是二氧化碳,其分类依据是
A.是否为气体 | B.是否为单质 |
C.是否为有机物 | D.是否具有可燃性 |
碳酸锌与碳酸钙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现将12.5克碳酸锌固体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冷却后,向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下列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共生成16.1克硫酸锌
②煅烧越充分则消耗的硫酸越少
③煅烧后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小
④最终生成的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与煅烧时间的长短有关
①共生成16.1克硫酸锌
②煅烧越充分则消耗的硫酸越少
③煅烧后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小
④最终生成的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与煅烧时间的长短有关
A.1 | B.2 | C.3 | D.4 |